本文研究最近的一个热门话题,这就是中国的形象公关。我认为中国要想搞好形象公关,最好读一读 Gladwell 2000年的那本畅销书,《The Tipping Point》,因为这本书讲的就是一个品牌,一个东西是怎么成为流行趋势的,本文将之称为“口碑动力学”。不过我更认为,在此之前,中国应该先研究一下 《魔兽世界》这个网络游戏。
魔兽世界游戏里面最高潮的场面,是玩家组队合作打一个特别厉害的怪物。团队合作的最重要目标,就是要 控制怪物,让他只攻击队伍中皮糙肉厚特别抗打的那个玩家,术语叫“坦克”,通常这个坦克的职业是战士。凭什么让怪物只攻击战士?游戏里面有一个特别的设 计,使得团队合作特别讲究技术,这个设计英文叫 threat, 而我觉得中国玩家的叫法更科学,叫做“仇恨”。
当你攻击怪物的 时候,你不但会给他带来一定的伤害值,而且会给他带来一定的仇恨。怪物的思路很简单,他有一张仇恨列表,谁给他造成的仇恨值最大,他就攻击谁。游戏设定最 有意思的一点就是,伤害值和仇恨值是不成比例的。战士有一些招数,虽然不能对怪物造成很大的伤害,却可以造成极大的仇恨。
我一直都是玩战士。群殴 boss 的时候我一般都是首先冲上去连续两次甚至三次使用“破甲”之后再让队友上。“破甲”这个技能,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快速积累仇恨。如果控制得好,在整个战斗中怪物会始终攻击我,一个牧师队友会给我治疗,其他队友就可以放手打。
如果怪物是充分智能和理性的,他应该优先攻击那些对他伤害最大的,或者那些防守最薄弱的队员,如果他这么打的话我们可能根本就打不过怪物。好在怪物像人一样爱冲动而非理性,他总是攻击他最“仇恨”的人。
这个“仇恨”系统的设计不仅仅是增加游戏可玩性那么简单,它显然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有时候你没有真正伤害什么人,仅仅是一句话说错就激起了他极大的“仇恨”。明明是别人伤害他更厉害,结果他最恨的居然是你!所以聪明人一定要避免做那些没有带来什么实际利益却输出了很大仇恨的事情。
韩国人和印度人从来不曾真正对中国造成什么了不得的伤害,就是平时爱吹几句,结果激起了很多国人的“仇恨”。日本人当初在台湾什么实惠都捞到了,结果一看《海角七号》,台湾人的“仇恨”值还真不大。
我认为对这个输出伤害和输出仇恨的关系,TG 需要仔细研究。习近平说,“中国一不输出革命,二不输出饥饿和贫困,三不去折腾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是啊,中国又没输出什么伤害,你们干嘛仇恨我们?殊不知伤害跟仇恨是两码事。
任何一个客观理性的人,都可以看到中国的大局是进步的。为什么中国的国际形象不行呢?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什么大局问题,而是那些得罪人的“小”问题。
比如说中国的 Internet censorship。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甚至我敢说绝大多数网民来说,“伟大的防火墙”对生活的影响其实并不大。实际上据调查,大多数国人,比如那些中小学老师和朴实的学生 家长,实际上认为政府有责任检查网络内容。中国封不封纽约时报,对网吧里面打游戏的那些青年来说根本没什么影响。“沉默的大多数”,根本不在乎你墙不墙。 就连那些非看纽约时报不可的“高端”用户,其实G.F.W.也影响不了他们,因为他们是如此的“高端”,以至于都会穿墙术。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 T.G.放心大胆的G.F.W.。
但这里面有一个漏洞,那就是“高端用户”,非常激烈的反感封网这种做法。他们认为言论应该自由,信息应该随便流动。这种情绪在国外先进国家就更强烈。
99%的人无所谓,我只得罪了1%的人,这对我的形象有什么大不了的呢?这就是“口碑动力学”的关键了。《The Tipping Point》这本书的第二章说的就是这个问题。这1%的高端用户,正好是该书所说的 social connectors。
很多人都听说过所谓“六度空间”理论。这个理论说,地球上任何两个人都可以通过最多6个人联系起来。这个理论显示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会有多么快。但是很多 人不知道的一点是,这个“六度理论”成立的关键是,6个人中必然有一个是 social connector。他是社交网络的节点,认识他和他认识的人他认识的人最多。比如一个河南省人要跟比利时某人联系,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这么一个社交节点 人物,比如名人之类的,不然你就联系不上。
那些最反感G.F.W.的“知识精英”,恰巧就是这些社会节点。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左右 “沉默的大多数”。这就好比说大多数人都对商品价格不是特别敏感,而商店之所以不敢随意提价,是因为有些顾客对价格极其敏感,而这些顾客一旦发现不对,就 会采取行动:他们左右其他所有顾客对你这个商店的印象。
所以“口碑动力学”的关键,不是怎么对付“沉默的大多数”,而是怎么对付这些“高端用户”。
腾讯的马化腾,就是一个深刻理解“口碑动力学”的人。我看到他最近的一篇内部报告,说道:
- “做产品要做口碑,要关注高端用户、意见领袖关注的点。以前的思路是抓大放小,满足大部分小白用户的需求。但是高端用户这块是真正可以拿口碑的。”
- “如果想要获得高端用户的口碑,还需要在产品的设计上大气些。如,让用户在我们的qqmail上使用别的邮箱的地址,而不带任何自己qqmail的尾巴。 之前我们做的时候不会自动保存别的邮箱的地址,自己心里打个小九九,让别人不方便使用外部邮箱地址,好使用我们的。这些小九九,高端用户都是看的出来,反 倒不好。”
- “需要满足高端用户,让他不要怀疑你、bs你。如浏览器到兼容,可能你会考虑很多浏览器的覆盖率不高而不去做,但在高端用户来看,这是个态度问题,如果你的产品连这个都没考虑,其他的我就都怀疑了。”
得罪谁,也别得罪“知识精英”。老毛造福了那么多穷人,唯一得罪了的就是这帮精英。老蒋一辈子喊打喊杀,就是不敢得罪这帮精英,结果到现在都有人怀念他。“口碑动力学”,岂可不知乎?
本文结论,就是不要干那些没什么利益(比如说封纽约时报)却造成很大“仇恨”值的事情,尤其是这些事情不要得罪那些“高端”用户。
#1 by 大白兔 on 十一月 6, 2009 - 9:25 上午
Quote
我感觉博主已经没有判别是非都能力了,从一个学生(怀疑是学生会的)成功的过渡到了替G党说话的人了。
那个1%,99%的理论,应该算是暴政的起点吧,你的意思似乎只要把这1 %的人镇压住了,那么另外99%的人都不会说什么话的。本来说真话,敢于自己思考,替别人或替自己争取权利的人就少了(博主你不算)另外加上你们这些助纣为虐的人宣扬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只怕吓跑了更多的人。
你自己就是精英意识却把别人定性为精英意识(你把精英意识打引号我看不出有啥作用),说明你深得阶级斗争都精髓啊,一开始就把我们定性在“精英”上,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而你是帮人民说话的人,所以你就说啥啥对。
但基本上都是废话,而且你只挑有利于自己的观点,马化腾的那一篇报告,的确说明了在你眼中的“精英”引导了大部分人的观点,但是他里面也写了,很多产品的进步都是因为这些“精英”的不满造成的,最后谁受益了?所有人都受益了。
GFW的事情就更扯淡了,我估计你连GFW是啥都不知道。
政府是应该过滤掉网上的部分内容,但是首先这不是中国人民的看法,是全世界大部分人民的看法,GG的涉黄事件,虽然有TG的暗箱操作在,但是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我们都承认。但是别的国家为什么没有GFW,你想过不?
关于毛和蒋的事情,我都懒的说你了。你一个劲的批判知识精英,但是你为什么可以上网,不就是那些所谓的知识精英创造出来的嘛?
你属于看了A片,然后骂里面那些女的不要脸的人。
#2 by 早 on 十一月 6, 2009 - 7:58 下午
Quote
哪哪都有愤青,不会就事论事。
#3 by 貝殼罩 on 一月 3, 2010 - 1:44 下午
Quote
腦子里一團漿糊。
本來想批駁一下,但認真回復你還得把你的話都看一遍,算了,不折磨自己了。
#4 by wtdd on 十一月 6, 2009 - 7:01 下午
Quote
楼上说的在理,我通观了博主的所有博文,很有文笔和思考,但是总的来说:
凡是旁征博引他人的书籍观点并广播的部分大都很精彩
凡是自己直接的思考则大都深度较差略显偏执
当然不能要求太高,毕竟是从事物理学术工作,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神仙也不会写博客了
尤其是久已远离的国内政治经济想要万里之外取人首级谈何容易?
#5 by 大白兔 on 十一月 7, 2009 - 9:41 上午
Quote
我就是1L的,今天我认真看了我昨天的留言,承认我自己的语气过重了。在这里我像博主道歉。
但是除去语气本身,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讲错的地方。
#6 by 大白兔 on 十一月 7, 2009 - 9:51 上午
Quote
评论的第一句,确实太重了,是含恨出口的,博主可以无视。
#7 by 同人于野 on 十一月 8, 2009 - 2:47 下午
Quote
我完全理解你的心情。但这篇文章只是想探讨一个技术问题。你说我不能“明辨是非”,其实什么叫“是”,什么叫“非”?我在《读史的三个境界》(http://www.geekonomics10000.com/145)这篇文章里说了,我们本来就很难判断是非。
当然我对政府也有自己的立场和是非判断,但是我现在越来越不愿意把这些自己的是非判断给写出来了,因为这些判断总是在不停地变化!《China Road》这本书的作者是个英国记者,其在中国生活的几年之中,对中国的印象总在不停地变化,可以说今天恨中国明天又爱中国。这就是现在的中国!500年后,我们今天的爱恨还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好好思考一点技术问题。
#8 by Feng on 十一月 7, 2009 - 12:22 下午
Quote
以”魔兽世界”中的这个战术来类比中国外交, 我觉得真是神来之笔. 只有深喑”魔兽”以及对中国保怀感情的人才能想得到. 我很感兴趣的是博主是怎么产生这个联想的. 我记得在其他一篇博主的博里面, 你提到你常去看看军事论坛, 所以我推断你是一个常思考中国外交, 军事, 国际地位, 国际战略的人. 同时看来你身居美国, 估计对美国媒体以及人民对咱国家的错误认识以及有时候的恶意攻击有体会. 所以中国如何提高国际形象, 大概是你有意无意常浮现脑海的问题. 我猜你某日玩魔兽的时候, 电光火石一闪念, 觉得正好可以比喻中国外交的形式.
我所见闻的有趣思路, 很多来源于富于想象力, 为寻常不能联想到, 但又深刻把握所谈现象的本质的类比, 比如你这个类比. 你做学术研究可能也常见这种突破性的类比吧. 别的不说, 把电子比喻成一个粒子我觉得就够绝的. 我常想, 这种类比/比喻, 乃creativity 的根源.
#9 by 同人于野 on 十一月 8, 2009 - 3:13 下午
Quote
完全赞同你说的这个联想/类比思维的重要性。不瞒你说,我现在甚至是有点到了刻意地去追求这种联想的地步。
促成这篇文章的东西有好几个:打魔兽世界,看到中国形象公关的一些讨论,习近平的讲话的新闻,朋友的朋友的博客上看到的马化腾讲话,和 Blink 这本书。“输出伤害不等于输出仇恨”这个道理的确是大魔兽世界给我强化的,看到形象公关的讨论时我也想到了这一点,但我觉得这个道理太简单不值得写成文章。起决定作用的是我记得是某天听 The Tipping Point 的 audio book,正好听到社会节点人物这一段,突然把它和前面的几件事联系在了一起。这样文章就有意思了。
在科研方面也有点心得。我去年有一个在等离子体物理上的发现,其中有一点是受到了索罗斯《The Age of Fallibility》这本讲金融和哲学的小书的影响,那个工作非常顺利地发表在了 Physical Review Letter 上。我原本甚至想直接把索罗斯的书作为参考文献,最后还是因为害怕激怒审稿人而选择了谈论类似的金融正反馈现象但是是发表在物理期刊上的一篇2005年的论文。
#10 by 貝殼罩 on 一月 3, 2010 - 1:49 下午
Quote
我和LZ一樣,也在追求這種類比和聯想。
但國內互聯網語錄體的登峰造極,把這種本來相當有益的思維活動變成了話語暴力和指責的依據,我覺得這是相當不妥的。
發散性思維是一個起點,提供對預設價值觀的懷疑,而非通過類比提供某種同構性結論。
希望樓主再接再厲。
#11 by Feng on 十一月 9, 2009 - 10:25 上午
Quote
忘了是不是已经给你推荐过. 如果你对类比思维感兴趣, 我推荐看看 Doug Hofstadter 的书. 作为起点, 可以先看看他在 Stanford 的一个演讲 Analogy as the core of human cognition (link: http://prelectur.stanford.edu/lecturers/hofstadter/analogy.html) 堪为经典.
#12 by 同人于野 on 十一月 14, 2009 - 3:27 下午
Quote
多谢推荐,我要好好看看!
#13 by chengzhi on 十一月 14, 2009 - 10:16 下午
Quote
如果有视频就好了。
#14 by 积木球 on 十二月 30, 2009 - 10:48 上午
Quote
博主的文笔还是不错的,但有些观点不是很赞同。
“老毛造福了那么多穷人,唯一得罪了的就是这帮精英。”
个么,饿死3000万老百姓算造福吗?
文革之中,大部分精英都被肉体消灭了,这只算是得罪吗?
#15 by 貝殼罩 on 一月 3, 2010 - 1:50 下午
Quote
LZ沒說“所有窮人”
請看建國后中國人均壽命的提升。
#16 by plus on 一月 3, 2010 - 10:05 下午
Quote
人均寿命提升,物质生活丰富是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体现出来的。任何一个不祸害民众的整体,在建国后都有能力快速实现这个目标。这不是功绩
恰恰是因为这个选择,物质丰富的时候精神文明却没能跟进。如今这畸形的社会文化之诸多怪现状,哪里可以推脱得了
Pingback: Tweets that mention 魔兽世界与中国的口碑动力学 « 学而时嘻之 -- Topsy.com
#17 by plus on 一月 3, 2010 - 10:03 下午
Quote
其他的不多讲了
单就说老毛造福了穷人,这个是哪里得来的结论?
#18 by wtf on 一月 4, 2010 - 10:52 上午
Quote
说起一辈子喊打喊杀 这世上还有第二个人能像老毛那样?
楼主是不是从来只看书店里买来的书啊?
还马化腾都来了… 说到被”高端用户”鄙视,无出其右者
#19 by 徐风子 on 一月 6, 2010 - 8:52 上午
Quote
居然用腾讯做例子,腾讯就是活生生“口碑动力学”的反例:程序臃肿,不开放通讯协议,刺探用户隐私。很多高端用户都在骂他,但架不住人家低端用户多,你不用不行呀。
#20 by MingE on 二月 3, 2010 - 12:44 下午
Quote
或许KMT留下后能造福更多。
#21 by 被讥笑为科学主义者的人 on 二月 8, 2010 - 5:50 下午
Quote
博主的文笔还是不错的,但有些观点不是很赞同。
“老毛造福了那么多穷人,唯一得罪了的就是这帮精英。”
个么,饿死3000万老百姓算造福吗?
文革之中,大部分精英都被肉体消灭了,这只算是得罪吗?
================================
14L的仁兄显然没有经历过这些年代。
所以会相信这些蠢话。
#22 by moreylee on 五月 20, 2010 - 7:05 下午
Quote
哈哈,真是越看越有意思,我学BM的时候,有个叫小狗的pua说:男人不管有多少种,实际上他们只分两种,一种是JB控制大脑,一种是大脑控制JB。如果我这么说某些人是JB控制大脑,希望你们不要介意在这种有点粗鲁的说法上。太多光说不练的愤青了,完全从自己的感情上去发表意见,对很多事根本没有什么深入的了解,张嘴就来,大声呐喊,还自以为是社会的中流砥柱,这个当然也没什么,无伤大雅,我也就是就这么一说,也不起什么作用,完全是肾脏激素上升头脑发热为图一时无需负责任的口快而已,但我还是愿意细细的说一下文章中和后回贴中的几个观点。
首先:博主的这个联想确实新颖。貌似现在国际社会好像对中国的舆论并不太好,博主认为是因为对西方社会的小伤害大仇恨,我认为很不是,其实这不是伤害的大小的问题,而是人类对保护自己的天性。本来中国以前是弱小的,是可以被鄙视,被欺凌的,自己到了中国会有100%优越感的,但现在这个国家渐渐富裕起来了,态度强硬起来了,敢对我不那么尊敬了,这我肯定从心里都会讨厌他,说他坏话,甚至想办法再欺负一下他,这个你看看我们愤青对印度的态度就知道,印度阿三,历来我们瞧不起的,居然现在也敢跟我东说西说的了,所以大家出奇的愤怒,这并不是他伤害了我们1%的人,而是因为他地位的转换对我构成了威胁,处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我们要对他进行一些再次的侮辱和伤害,以恢复我们旧日的想象中的荣光。想象你平日里瞧不起的人,只能对你唯唯诺诺的人突然敢于跟你争辩让你下不来台,你有多生气吧,你一定比普通人跟你大小声更生气,这就是情感,是个人都这样,有人控制得好,一下就理解了就过去了,有些人就久久无法释怀,这个放谁那里都会有这些情感,管他是文明的欧洲人、先进的美国人、野蛮的非洲人还有很冷的爱斯基摩人,他们一定都有这样情感,我们都只是进化的过程。所以关键不在于我们是伤害了1%的高端,而是我们的崛起让他们感到威胁,所以他们处于本能的自我保护对我们进行遏制。(顺便说一下,GFW不是什么大事,更不值得如此大书特书,在那个国家都有GFW,就像博主说的,美国媒体都有政治正确,各国对网络都有一些过滤,比如穆斯林国家就会过滤所有不信“真主”的,西方国家对幼儿色情、美国对宣扬恐怖主义的都一定会过滤甚至侦查。(这里用了一个“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用的修辞手法,忘了这个叫什么修辞手法了)倒没想到西方媒体炮制出来这么一个狗屁词成了一个时髦词,我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上网查了一下,居然这么多人在说这个。顺便再说一下,我有独立思想,对事对物都有自己的判断,用不着翻墙专门去看外国人是怎么想的,当然不是不看,而是这个价值并没有那么大。)
wtdd的回复有点冲人去的意思,没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出来,博主目前生处美国还是身处中国都不妨碍他写出有思想有见解的好文章,倒是其他的因素会妨碍。
feng的回复说吧电子比喻成一个粒子很绝让我有些不解,以我的物理学知识,电子不是具有波粒二象性吗这有什么绝的?恳请赐教。
对于MZD造福了穷人,我想这个是不消说的吧,他自己以及跟他打天下的那帮人,以及红军队伍里面的人,基本上都不是当时那个社会的精英,都是一穷二白的人,所以他才能得到这么多的拥护。简单的说,相比想在来说以前的穷人肯定过得更惨,而现在这一切,是由MZD开始的。
唉,还有说这是个畸形社会的,我不知道你从那个角度观察到这个社会的,观察到一个社会畸形,得站在多么高的角度才看得到啊。
再有说KMT留下来还好些,这些说法本来也没有过脑子,我也免评论了,无聊的说法。
#23 by nr on 五月 25, 2010 - 12:57 下午
Quote
把口碑动力学应用到外交上 中国还没到那个境界
同时我们理解的高端用户和政府的理解也并不相同.
#24 by andy on 七月 5, 2010 - 10:10 上午
Quote
大白兔才是真正为党说话的人吧,怎么反过来指控博主?
#25 by dulao5 on 七月 5, 2010 - 11:20 上午
Quote
习近平说,“中国一不输出革命,二不输出饥饿和贫困,三不去折腾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您的引述正确,但习这个人的这句话并不正确。
中国输出革命的事,干过不少。而且并没有机制能够制约以后不这么干。
#26 by 则道 on 七月 5, 2010 - 4:28 下午
Quote
老毛得罪了这帮精英,而老蒋没敢得罪,结果老毛把老蒋赶到了小岛台湾。如果说老蒋深谙口碑动力学(精英理论),那老毛则是把口碑动力学用活吃透了。任何专注于1%精英的行为本身就有一个最大的弱点,那就是忽略了99%里的那个能天翻地覆的1%
#27 by 则道 on 七月 5, 2010 - 4:54 下午
Quote
能运用1%精英的能力是一种境界,更高级的可能是遵循大自然正反阴阳之道,再培养另一个反向运用此能力的人,而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在这个所有事物都被资本化的资本主义世界里一切的一切都是为资本而服务的。货币本身也只是一场游戏,最重要的是让百姓能安居乐业,并甘愿通过劳动不断生产出能被资本化的东西。而那些个大佬们只管开动印钞机即可,换句话说资本主义世界里真正的权利就是印钞权吧。
#28 by 路过 on 七月 29, 2010 - 3:56 下午
Quote
技术性文章本身挺好。
#29 by 买二卖八 on 十月 27, 2010 - 1:45 上午
Quote
都扯哪儿去了?大白兔跑的最快,扯的最远。
把马化腾、魔兽和口碑营销放到一起瞎掰,这不是很有趣吗?
#30 by 路人甲 on 十二月 22, 2010 - 11:27 下午
Quote
1樓,呵呵
#31 by 朱健强 on 一月 23, 2011 - 9:36 上午
Quote
“老毛造福了那么多穷人,唯一得罪了的就是这帮精英。老蒋一辈子喊打喊杀,就是不敢得罪这帮精英,结果到现在都有人怀念他。”
这一句。直接拿腾讯,马化腾的例子来用:
马化腾属于那1%的精英,那些“精英”也属于那1%,而那些“小白”则属于99%。而“老毛”也属于那1%,其它依此类推。
其实就是精英间的斗争,但精英们不单打独斗,而是拉拢那99%的人跟自己一起去斗,谁拉得多,谁就有实力。“老毛”的实力就很强,所以“老蒋”斗不过。马化腾也是很有实力的,他已把那99%收编了,现在准备连那1%都收编了。
因为“老蒋”本来就拉拢了那1%,在通迅软件中也已有软件拉拢了那些精英,所以“老毛”或马化腾也去拉那1%是行不通的,要走群众路线,把那99%拉过来,先强大自己的实力再说。
说到底,那99%其实都是工具,什么时候你觉得你不是工具了,那你就成了那1%了。
#32 by aiceblue on 十一月 10, 2011 - 3:20 下午
Quote
楼主的观点非常有启发,无论在学术上还是信息传播上,都有个话语权的问题,所以中国的外交政策一定要去影响那些具有话语权的人士。
#33 by 利涉大川 on 十二月 23, 2011 - 2:34 下午
Quote
从博主的文章和评论我还可以得出更有趣的东西,这篇文章首先通过类比提出了一种新颖有趣的思路,这是最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是全文的脉络,但是一些人一看到毛泽东,马化腾的局部言论,立马就开始否定全文,否定作者,其实这只是两个引证的小例子,可有可无的并不影响脉络。
这不就算是个典型的伤害不大,但是仇恨值颇高的敏感区域么
#34 by vitsii on 一月 6, 2012 - 12:24 上午
Quote
这个魔兽类比非常有趣,而且确实有一定道理
后面的有些论点论据有些奇怪别扭。
#35 by on the road on 三月 1, 2012 - 10:34 上午
Quote
看了两篇,头脑新鲜,很久没有接触这些个词汇和认识思想。通篇,有自己的观点,强调的是做好抓好一小部分人的心!这就是所谓的口碑效应。一传十,十传百的……这句话放诸的话,就可以放到很多事物上不是,好的,坏的,都可以的,所谓坏事传千里,也有酒香不怕巷子深!同时还有个“木桶”远离,一个木桶最短的那个板就是限制了你这个桶的盛水量!
#36 by stan on 四月 1, 2012 - 10:40 上午
Quote
顶这个,同感
#37 by 燕返 on 七月 19, 2012 - 10:17 下午
Quote
利涉大川 您最后一句说的甚是。忍俊不禁哎。
#38 by magnoliophita on 九月 24, 2012 - 4:51 下午
Quote
博主对于杀人如麻,让中国几成荒漠的老毛倒没有什么感觉,而对坚持清算反右文革的知识分子倒是澎湃满胸的鄙视,这不也是个典型的伤害不大,但是仇恨值颇高的敏感区域么。
#39 by 有机体 on 九月 3, 2012 - 1:33 下午
Quote
“中国封不封纽约时报,对网吧里面打游戏的那些青年来说根本没什么影响。“沉默的大多数”,根本不在乎你墙不墙。 就连那些非看纽约时报不可的“高端”用户,其实G.F.W.也影响不了他们,因为他们是如此的“高端”,以至于都会穿墙术。”如此说来,政府即使墙了也没取到什么作用喔?哪还不如不墙,多废这么些功夫干嘛。
#40 by atreess on 九月 24, 2012 - 9:27 下午
Quote
中国不封纽约时报是做给外国人看的。
#41 by magnoliophita on 九月 24, 2012 - 4:46 下午
Quote
“老毛造福了那么多穷人,唯一得罪了的就是这帮精英。老蒋一辈子喊打喊杀,就是不敢得罪这帮精英,结果到现在都有人怀念他。“口碑动力学”,岂可不知乎?”
博主今后还是尽量讨论科学技术,少吹历史政治的牛吧,你关于政治、历史的论断基本都是基于想象的,真让人无语。
#42 by atreess on 九月 24, 2012 - 9:11 下午
Quote
我很奇怪,博主非常自信于他的“理工思维”,但为什么一谈及关于中国政治问题的时候,就那么不假思索地臣服于那种最粗线条的、甚至是最庸俗的论断?什么“高端精英”、什么“沉默的大多数”,这下居然还说毛“唯一得罪了的就是这帮精英”?博主如果真的那么珍视他的科学精神,为什么在做出他惊世骇俗的论断之前,哪怕稍微具体了解一下真实情况?推荐博主看一下“百年误读”一书,了解一下改革开放前中共的权力逻辑。
#43 by maqiur1980 on 十月 21, 2012 - 4:44 下午
Quote
楼下那么多人提出将毛的事儿,博主都没反映,估计是意识到问题了吧。
#44 by delantu on 七月 16, 2013 - 5:43 下午
Quote
呵呵,发现博主的一个习惯了,就是喜欢在一本美国人写的书的书评后“狗尾续貂”地套一下中国的某个问题。还比如大组织那篇套红十字会、冤假错案那篇套文革除特务。。我想科学精神应该包括先调查再归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不知博主同意否?
说毛造福底层穷人实在是太想当然了,毛一直是以制度性的城乡剪刀差残酷剥削农民的,这一毛时代遗留下来的制度顽疾直到最近二十年才松动。
关于“高端”知识分子和“底层”大众对毛的印象问题,我没做过调查,但我可以分享我的经验。我父母一辈子都是最普通的工人,我小时候也是在工厂车间里长大的。那些工人们对毛的态度不是抱怨,就是鄙视,较激动的人还会表现出很大的愤恨。倒是在我长大之后接触到了“知识分子”们,他们大都认为毛虽然有罪,但还是很有功劳的,甚至挺伟大的。也许知识分子多少都有些“爱国情怀”,对毛统一中国、树立大国地位还是有认同的吧。不过我小时候的那些工人们可就没那么客气了,“大骗子”“土皇帝”“独裁暴君”。。。以至于我觉得底层怀念毛主席相当大程度上是左派YY出来的。
当然你可能会说,我个人经验的样本量太小。如果博主愿意分享你采集的样本,我很乐意学习。
#45 by suchsuch on 八月 12, 2013 - 9:06 下午
Quote
哈哈,果然是屁股决定脑袋。博主若谈高能物理,楼上绝对点头称是;但谈到现代中国政治历史,某些人只在网上看了些文章,便以为了解历史真相了,看到本文不符合自己的立场,就如打了鸡血的红卫兵,非要批判一番不可,认为自己口中的历史是客观正确的,自己屁股的对立方的历史就是想象出来。
博主的回答已经很明白了,对那些胡搅蛮缠的人沉默以对是明智的选择。
#46 by terry on 九月 5, 2013 - 2:48 下午
Quote
博主是否认基本事实,当然要批判。猫害死的几千万人,其中有几个是“精英”。博主不是要统计吗?那几千万人不是统计数据?那几千万人有多少亲戚、朋友?博主看过反应那时候的书吗?去做过田野调查吗?
#47 by suchsuch on 九月 13, 2013 - 8:38 下午
Quote
个人感觉政治问题总不免被立场所左右,你和博主都是一样的,至于是不是“基本事实”,也不是你说是就一定是
现在网上对那场饥荒也是众说纷纭,既然你提出来,不知你能否提供对此进行的学术论文或者田野调查?
PS:不理解为何要对政治问题这么敏感,立场不对就当做口胡无视即可,此处又不是重要的舆论阵地,何必学红卫兵紧绷政治斗争那根神经呢
#48 by terry on 九月 23, 2013 - 2:43 下午
Quote
没人要紧绷政治神经,没拉闲工夫。
我们要紧绷的是人性的神经!不紧绷这根经,就会再来一次纳粹大屠杀,再来一次苏联大清洗,再来一次文革。
你去德国说一句希特勒的好话,你看看德国老百姓,德国政府,神经紧不紧。你立马被德国老百姓孤立,甚至被德国政府禁止入境。不信你可以试试。
#49 by 飞雪离霜 on 一月 6, 2014 - 10:13 上午
Quote
读完这篇文章想到了一些无关的事情,游戏里的怪往往比玩家强大许多倍,血厚还能AOE,但是因为完全被仇恨值吸引目光最后还不是跪了╮(╯_╰)╭所以如果真的那么容易被吸引仇恨,反而很好利用吧~
#50 by qinyu on 四月 10, 2014 - 8:18 下午
Quote
评论里某些人不正是对这篇文章极佳的佐证吗。博主不愧是个tank,几个字拉来大量仇恨。
#51 by carrier bags retail on 五月 18, 2014 - 8:15 上午
Quote
Hurrah, that’s what I was exploring for, what a material!
present here at this website, thanks admin of this site.
#52 by 777 on 十月 10, 2015 - 4:28 下午
Quote
老猫什么时候造福穷人了??????
这点实在是看不出来任何倪端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