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y》是一本畅销书,很适合我在上下班的路上听。这本书跟 《Predictably Irrational 》很相似,讲的是人类思维种的非理性局限。此书大约讲了四种非理性思维惯性:
  
  1. 人们总是害怕失去,对失去的恐惧超过了对得到的喜悦。
  
  2. 第一印象决定了人们对事物的一贯态度。
  
  3. 人们对公平的感觉其实是非理性的。
  4. 从众心理。当一群人都执同一个观点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的也赞同这个观点。
  
  其他三条都乏善可陈,最有意思的是第三点:公平。
  
  人们对公平的感觉其实是非理性的。当人们谈论公平,人们往往不计较“结果”是否真的公平,而是在意“过程”是否公平。
  
  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做“分钱实验”。受试者二人一组,姑且将此二人称为 A 和 B。实验人员把一定数量的钱(真的钱,比如说200美元,这是一个需要花钱的心理学实验)发给二人。规则是这样的,A B角色随机选择:
  - A 决定这200美元怎么在二人之间分配。比如说一人一半,或者说 A 拿150,B 拿50。
  - B 决定是否接受这个分配方案。如果 B 接受,那么皆大欢喜,两人拿钱走人。如果 B 不接受,那么不管 A 的方案是什么,两人都将一分钱也拿不到,空手回家。
  
  如果二人都是理性的,那么 B 应该不管 A 怎么分都选择接受,因为分到一点总比没有好。而 A 考虑到这一点,应该尽量多给自己分,比如说 A 得199元,B 得一元。
  
  然而实验表明,只要 B 发现自己得到的少于 50%,他就会认为不公平,从而拒绝接受。宁可一分钱不要!
  
  这个实验有意思的一点是,假设改变规则,变成由计算机系统随机分配,这时候 A B 二人就会回归理性,不管分多分少都接受了。
  
  结果一样,过程不同,在人的眼中看来就有这么大的区别。
  
  一个更有意思的事实是,越是社会化程度高的地区(比如洛杉矶之类的大城市),人们越不能容忍分钱中的不公平;在家家比较独立的原始地区做这个实验,人们反而能够理性的接受钱。
  
  也就是说社会化程度越高,人们越在意过程的公平。
  
  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是,统计表明重刑犯人对其辩护律师的评价,与他最后获得的刑期长短无关,而只跟律师为他工作的时间长短有关。也就是说不管这个律师最后是否真的帮了他,只要这个律师表现的很努力为他工作,这个犯人就会感激这个律师。
  
  
  另一本书(可能是 Super Crunchers)说,医生被投诉医疗事故的概率与这个医生实际医疗事故的概率无关,而只与这个医生对病人的态度好坏有关。
  
  人们根本不在意结果,人们只想要过程的公平。
  
  我听说了这些实验和统计结果之后的想法是,这可能就是自由民主的理论根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