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理学。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从小到大的追求是什么?不是知识,不是经世济民,也不是金钱和权力,而是“把自己变成比什么人都聪明的聪明人”。

我发现新语丝等科教论坛有个普遍规律。特别喜欢谈科学家八卦,对于中国科学家则尤其是喜欢分一二三四流谈排名。很多本身号称科学工作者的人,对科学家的兴趣远远大于对科学本身的兴趣。人们最关心的不是一个科学理论行不行,而是一个科学家这个人,“行不行”。

我听到对一个科学家最大的吹捧,是我上大学时候一个教授评价杨振宁,说他是“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我听到对一个科学家最有创造性的攻击,是在论坛上看有人谈论饶毅,说如果全世界的顶尖生物学家都去中国开会,按排名就坐的话,等到把人民大会堂都坐满了,里面也不会有饶毅。

其实不仅仅是科学界,也不仅仅是排名问题,中国知识分子的思维本质,就是“素质思维”。人们不但关注专业素质,更关注“综合”素质。网上吵架很少就事论事,一般人喜欢攻击对手的立场(骂人:你是精英);而知识分子吵架,专门喜欢攻击对手的“素质”(骂人:你不是精英)。

最近钱学森去世了,像这样一个立下了那么大功劳的人物,他去世之后一大帮人给他挑毛病玩。本来,是人都有毛病,如果有一个人有着不同寻常的功劳,那么看这个人应该主要看功劳,因为毛病不稀奇。但在中国知识分子中间,一个人就算有再多功劳,他的任何一个小毛病都会招致大肆的攻击。几年前清华校长讲话用错“七月流火”成语,立即成为笑柄,每个知识分子都乐于讲这个笑话,仿佛这样一来就证明他实在是不如我们素质高。在这种氛围之下,有些明明是做工程的教授,非要给学生开一门“古典诗词欣赏”的选修课,就不足为奇了。

我注意到外国科学家私下也有这种“谁行谁不行”的排名思想,但没有中国这么强烈,而且一般不讨论中国知识分子所热衷的“综合素质”。这种素质思维似乎为中国知识分子所特有。是什么导致了这个局面?显然是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的进步意义是给平民做官的机会。靠文章评价一个人的能力,本来是一个在不可能有均等立功机会的情况下的一个尽可能公平的方便办法,但结果造就了我国的素质思维传统。

但素质其实是一个神话。请问中国最聪明,学习成绩最好的小孩,他们上大学会去哪个专业?我猜可能是数学,物理,计算机,经济金融等等,而不太可能去学农业,地质,铁路这些东西。30年前,有那个天才儿童的理想是将来造火车?有哪个奥赛金牌选手想去哈工大?

但是今天中国最拿得出手的科技成就是什么呢?我认为是航天工程和高速铁路。前者是追赶到世界领先水平,后者是从2003到2008五年之内达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据说现在主导中国航天的科学家平均年龄才三四十岁,我敢说他们中的大多数,不是来自中国最牛的五所大学。他们当年不是全国最拔尖的高中毕业生。可见是事业成就人,而不是人去成就事业。

但中国知识分子的素质思维已经根深蒂固。在众多素质之中,最受欢迎的素质是“聪明”。你可以骂一个知识分子不道德,但是你不能骂他不聪明,因为说他不聪明就等于否定他过去未来的所有存在价值。很多人奋斗一辈子,就是为了证明自己聪明。

人们最喜欢听到的夸奖是聪明,但这种夸奖是危险的。斯坦福的社会心理学家 Carol Dweck 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找一班孩子,给每个孩子一套简单的数学题当场做。在他们完成之后教卷的同时,对其中一半的孩子,夸奖他们的智力:”You must be smart at this”;对另一半孩子,夸奖他们的努力:”You must have worked really hard”. 这样孩子被人为随机地分为了“智力组”和“努力组”。

然后第二次测试中,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是要一套更难的题目还是一套更简单的题目。结果努力组中90%的孩子选择了更难的题;而智力组中大多数孩子选择更简单的题。为什么?因为智力组的孩子要尽最大可能表现聪明,他们不能冒出错的风险。

然后第三次测试,给所有孩子一套更难的题。努力组的孩子非常喜欢这套题,努力地求解;而智力组的孩子憎恨这套题,因为题目证明他们并不聪明。

最后实验回到初始难度的测试,这一回努力组的孩子平均成绩提高了30%,而智力组的平均成绩下降了20%!这个实验是如此地令人震惊,Dweck
又重复做了五次,结果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被夸聪明简直是一种诅咒。但中国知识分子从小就被人夸聪明,有了点小成就以后就更聪明,成了院士就更不能容忍自己不聪明,在这种心态下,还能干什么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