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是每一个业余时间喜欢写点文章的人都有可能靠这个小爱好带来收入。坏消息是这个收入很低。
现代的人也许不爱看书,但是都需要阅读。除了玄幻小说和社会新闻之外,还有一类需求量特别大的文章可能被严重忽略了,这就是“怎么办”类短文。失眠怎么办,阅读走神怎么办,格式化硬盘怎么办,充斥各种晚报和杂志。大部分人的大部分网上搜索,很可能不是搜索什么敏感的关键词,而是各种怎么办。维基百科上也许有量子纠缠态和阿帕奇部落历史的详细介绍,但老百姓更想知道的是小孩拉肚子怎么办。
“百度知道”也许是一个想系统地整合各种“怎么办”的平台。但跟我要说的这个公司相比,百度就太土了。
当初把 MySpace 5.8亿美元卖给新闻集团的 Richard Rosenblatt,跟人创办了一个新公司,Demand Media,它的商业模式是把写作这件事给血汗工厂化。
– Demand Media 密切监视互联网的流量,随时寻找热门搜索和广告关键词,使用一定算法判断哪些关键词有可能成为一篇有利可图的文章。一切都是数字化,完全不用人去猜测那种文章可能受欢迎。
– 一个编辑负责把这些关键词变成文章的标题,他做这件事的收入只有几分钱。
– 一个编辑决定这篇文章的长度,适合在哪个网站发表(该公司旗下的网站包括 eHow, Cracked, Trails 等等,大多数都是流量很大的“怎么办”类网站),然后把这个标题放入数据库
– 一个写手将会认领这篇文章并完成写作。要求必须先进行独立的调查研究,文章必须给出至少一个信息来源(Wikipedia 不算),文中所有事实必须真实。写这篇文章的收入有三个档次:3美元,7.5美元和15美元,取决于质量。
– 这篇文章将会被软件来判断是否抄袭了别的文章。
– 一个编辑给这篇文章审稿,包括文笔和语法错误,并检查事实是否真实。很多情况下编辑会要求作者修改。编辑干这个事的收入是3.5美元。
– 最终,这篇文章会被发表在 Demand Media 旗下的一个网站上。
最近的一期《时代周刊》报道了这个公司。成为该公司的写手并不容易,需要看简历和作品。系统会随时给写手评分,一旦达不到标准就会被辞退。《时代周刊》写这个报道的记者也当了写手,他猛写一个晚上大约能挣50美元,他的评分是语法3.5分,研究3.7分(满分5分)。
与百度不同,Demand Media 不相信网上的随意问答,他们甚至不相信美学和灵感。他们相信的是数字化选题,付费写作,和质量保证。Demand Media 2009 年的收入是两亿美元,其旗下几个网站的流量超过迪斯尼,NBC,ESPN 和时代集团。
我注意到 eHow 上的很多文章都是同样的格式:简介之后是具体的怎么办:第一步怎么办,第二步怎么办。。。 读者想看的就是这种文章。如果不是老手,写这么一篇确保质量的文章可能至少需要两个小时,7.5美元?低于美国最低工资标准。
也许有这样一个写手,他自己创办一个博客,猜测搜索引擎喜欢什么样的文章,就写什么样的文章,希望能够靠广告流量获得收入。结果他发现还不如加盟 Demand Media。
但 Demand Media 跟博客的区别在于它不在乎你“爱不爱写”什么文章,不在乎你的文章有什么创新或独特见解。它只关心这篇文章能不能带来收入。也许正因为它只关心收入,所以它获得很多收入。
过去以画画为生的人被认为是艺术家,现在他们去电子游戏公司做美工。过去“发表”文章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现在可能是7.5美元的劳动。
我认为这是社会的进步。事实证明现代社会的确可以让每个孩子都当上画家和作家。更好的是,我们可以看到有人审稿的“怎么办”。
#1 by 要风得雨 on 三月 25, 2010 - 3:48 下午
Quote
商业化带来的工业化,标准化,流水线化。
想想真是一个可怕的世界。
#2 by samuel on 十月 29, 2010 - 4:45 下午
Quote
其实也不错, 也叫创意。。。起码在他之前不会有人干这个。
#3 by muzik on 三月 25, 2010 - 4:49 下午
Quote
>>我注意到 eHow 上的很多文章都是同样的格式:简介之后是具体的怎么办:第一步怎么办,第二步怎么办
我以前有自发的义务的去eHow写过两篇,它那发表文章的界面就做成了分步骤分文本框输入的形式。先确定这事需要几步,然后就一步一个框的写上。写着写着发现需要多加两步,那就再加两个文本框。这种输入形式也引导发布者按他们喜欢的格式写出格式化的文章。
#4 by 被讥笑为科学主义者的人 on 三月 25, 2010 - 4:53 下午
Quote
#1 by 要风得雨 on March 25, 2010 – 3:48 pm
Reply Quote
商业化带来的工业化,标准化,流水线化。
想想真是一个可怕的世界。
====================
花同样的时间得到更多的收入,有什么可怕的?
#5 by 要风得雨 on 三月 25, 2010 - 6:57 下午
Quote
莫名其妙的插入,我很明确的没有提到收入问题。
#6 by rose on 三月 25, 2010 - 5:33 下午
Quote
I don’t think those contents are good and well infromed, with such low paid.
#7 by 小小菜鸟 on 三月 25, 2010 - 6:19 下午
Quote
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商业模式介绍的非常清楚,我做搜索引擎优化(SEO),我非常非常了解其中的价值!超赞!
Pingback: Tweets that mention 把写作血汗工厂化 « 学而时嘻之 -- Topsy.com
#8 by linecong on 三月 25, 2010 - 10:37 下午
Quote
如果博主是为了每篇文章15美元而写博客,写作的套路很快就会被人熟知,就不会吸引这么多人看了。
#9 by 文科生 on 三月 25, 2010 - 11:23 下午
Quote
确实是这样,我想这些写作和起点中文网的写作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这些都是“文化工业”的普遍现象吧
#10 by themoss on 三月 26, 2010 - 1:21 上午
Quote
现代八股文。
不过当然这种八股文有价值多了。反正也是指导性的功用而不是文学作品——而起点中文网上的起码该归在文学的类别下(虽说大部分都是劣质文学吧),对这两件事物用同样的标准要求是不公平的——效率高、条理清晰易懂是它最大的目标,程式化又有什么不可呢。
#11 by 则道 on 三月 26, 2010 - 10:58 上午
Quote
这篇文章在描述DEMAND MEDIA商业模式的时候着重介绍了通过加盟DEMAND MEDIA怎么让自己赚钱,很明显对DEMAND MEDIA 自身怎么赚钱这个商业模式上博主不是很在意。
#12 by 左岸读书 on 三月 26, 2010 - 4:31 下午
Quote
人家有机器人蜘蛛,我只有一双眼睛,一双手,再加上一个反应一般的大脑,我在想,我的血汗值多少?
#13 by ac54321 on 三月 26, 2010 - 4:45 下午
Quote
看起来这类文章跟文学或社会科学都没什么联系,类似于实验的protocol,所以也不需要什么灵感之类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对相关领域的了解程度和合格的语言表达能力。
想想如果是类似百度知道回答了问题赚点零花钱,还是不错的。这根本不存在血汗的问题嘛!
数血汗工厂,还看天朝!
#14 by 施华洛世奇 on 三月 26, 2010 - 7:54 下午
Quote
我的ggad收入越来越少了啊
#15 by 落夜 on 三月 26, 2010 - 9:42 下午
Quote
虽然怎么办文章被物质化了,但事实上却能给消费者带来方便,同时给经营者带来盈利。很智慧的投资方式。
#16 by 度百百百 on 三月 26, 2010 - 10:15 下午
Quote
不能否认体制化提高了效率
#17 by 冰水 on 三月 29, 2010 - 10:56 上午
Quote
资本的特点就是不断地复制,疯狂的复制,见黑客帝国里的邪恶老大,这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18 by robot on 三月 29, 2010 - 12:26 下午
Quote
为什么所有博文都是同于野人写的,我想看看其他人的博文啊,我也想写写自己的博文。交流交流,我喜欢这样的思想交流啊!
Pingback: 对话 ‧ 社会化媒体 › 内容为王 – Demand Media
#19 by Hong Xiaowan on 三月 31, 2010 - 2:56 上午
Quote
这个博客不错,能够激发思维,导入价值,请继续努力。订阅中…
Pingback: 写写技巧类的文章 - 左岸读书_blog
#20 by liming on 五月 9, 2010 - 3:40 下午
Quote
本质上,这是一个UGC(用户产生内容)的平台。
站在搜索引擎的角度来说,很欢迎这种东西。
搜索引擎的一端连接着大量网民(几乎是全部)的需求表达,另一端它要寻找对应解决这种需求的资源。问题是,如果资源在“互联网上”不存在怎么办?
于是,所谓的UGC平台开始出现,尽管披着不同形式的外衣(社交网络、社区&论坛、博客、问答平台、点评&digg、在线文档服务、相册、视频网站……),也在满足着不同领域的细分需求,但本质上,它们正在不断的将各种信息“互联网化”,最终巩固和促进搜索引擎的地位。
至于其中的内容有人审没人审,以及是否应该付费征集,归根结底只是个成本问题。
Pingback: 写写技巧类的文章 | 打开自己的盒子...
#21 by Modesta Cordova on 六月 7, 2011 - 9:47 下午
Quote
Hi there! Thanks for your post. You have a substantial input in this writing. In this modern age, blogging could really mean income. Most of the time, bloggers rarely concern whether they are being idiomatic or made sense. They are mostly concerned with keywords and revenues. I hope that with the coming of digital age, writers will also be conscious on marking quality work.
#22 by management system on 二月 13, 2012 - 11:28 下午
Quote
I consider writing as one of the toughest job. And Internet provides an added opportunity for those who have passion for writing. And they could make a lot of money over Internet writing. But I hope, that the writers would not only consider the business side, rather, they should also be really careful on their content. With sensible writings, I’m sure, business will follow. It’s all about management system
#23 by Rodger Yuan on 三月 14, 2012 - 5:27 下午
Quote
其实7.5美元这个数字差不多,我曾投给马来西亚华人报章的800字小文也就是20多点马币。靠文字吃饭可不是这样过日子的,呵呵
#24 by Maggie on 十一月 24, 2015 - 6:25 上午
Quote
非常同意,这是进步。我还在订阅杂志,vanity fair到了几本连塑料纸都不拆,有客人来了在沙发上坐着时帮我拆了,然后过几个月直接送到图书馆-为什么还定,我在用一个自嘲与惊醒的看我所在的老行业-以主编为办刊宗旨的传统杂志,今天,谁还要一个品味精致的主编告诉我如何想,该知道什么,该怎么谈论?那个主编高高在上,杂志社精致,上流party的时代寿终正寝了。
受众需要的干干净净的信息与how and 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