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这个时候,中国人就要反思一下为什么中国到现在还没有本土科学家拿诺贝尔奖。我这两天看了不少这种反思文章,认为都没有说到点子上。

除却和平奖和文学奖这两个特别不靠谱的奖项之外(如果诺贝尔奖只有这两项该多好啊 – 那样的话中国完全可以自行设立一个奖与之抗衡),诺贝尔奖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只看成果不看人。特别指出,这里所说的“成果”,不是你一生之中一系列 的大小成果都算,而是只看其中一个成果。也就是说,与其说诺贝尔奖是发给个人的,不如说它是发给特定的工作成果的。诺贝尔奖,不是什么“终生成就奖”。

汉初,刘邦立白马之盟,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非功不侯”。不管你多么辛苦,不管你这个人的素质有多高,没立过大功就不能封侯。

“封侯”,是一种充满野性魅力的机制。在当今这个人人都有好几页 CV,整个加拿大技术移民香港特区身份证都要打分的时代,也许只有诺贝尔奖还保留了这种原始野性。

我举一个最有戏剧性的例子,1978 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被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因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而获得。微波背景辐射是大爆炸的证据,早在1940年代就有人从理论上预言,人们一直想直接 观测。1964 年,普林斯顿的三个物理学家拼命也没找到。结果其隔壁的贝尔实验室的两位工程师,也就是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完全不知道什么是微波背景辐射的情况下发现他 们用来实验的一个天线有大约3.5 K的噪音怎么也去除不了,只好打电话向普林斯顿的人请教。普林斯顿这边的三个人之一,听完电话之后的第一句话是“Boys, we’ve been scooped.” 两边开了个会,结果是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天体物理学报》上发表一篇短文描述他们看到的现象,然后普林斯顿的组发表另一篇文章说明这个现象就是微波背景辐 射。

结果诺贝尔奖给了彭齐亚斯和威尔逊,而从理论到实验参与的众多物理学家,谁也没捞到。最有意思的一点是,据说这两位老兄还是在获奖之后看纽约时报的报道才了解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另外,这两个诺奖得主后来也都没有在大学任职。

类似的获奖故事也许没有这个这么极端,但并不少见。我记得几年以前有一次物理奖,得主之一是一个日本人,就是谁也没想到他能得奖。

这就是诺贝尔奖的原则。不管谁最懂,不管谁最牛,甚至不管谁的贡献最“大”,就看是谁做出了关键一步。

所以说诺贝尔奖思维其实是“封侯思维”,是“立功思维”。 我国为什么没有本土诺贝尔奖?因为我国过分文明,全面进化到了“素质思维”。

我国汉唐以后,对任用人才的态度,普遍认为“立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素质”才最能说明问题。很多武将斩首无数也当不了大官,反过来说有的文人什么实事没干过一篇文章就成了国家重点培养的状元,就好比奥巴马光凭演讲就能拿诺贝尔和平奖一样。

想拿诺贝尔很简单,就是要找世界难题攻关 — 干出来你就立功受奖,干不出来你就什么都不是。但我国大学里面很多人不愿这么干。他们想的是多发几篇论文,多出几本书,以证明自己的“素质”高。这些人认为,一系列的小成就可以相加变成“大素质”。

所以说要想研究中国为什么没有本土诺奖,首先要研究中国为什么没有人做世界难题。除了“素质思维”之外,当然还有别的原因。中国现在搞科研显然是不缺 钱。我认为做世界难题的人少的一个原因是与国际的交流不够。如果交流不够,人们就会觉得那些世界难题离自己特别遥远而申不上手。

有人认为中国的教育不行,培养不出来诺贝尔奖得主。我反对这个看法。如果诺贝尔奖是个“素质奖”,那么教育就很重要;但诺贝尔奖是个“立功封侯奖”。并不是高素质的人去干高级的事儿,而是高级的事儿成就人。

目前现在国外的各个特别牛的实验室中,往往都有来自大陆的中国年轻人的身影。他们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而且还都是应试教育的既得利益者。但他们在这些实 验室中的表现并不差。很有可能,其中有些人已经作出了重大的发现,立了大功。也许未来某一天,他们中的某个人会收到来自瑞典的电话。

把他们放到一个能立功的环境中,他们自然就有机会封侯。反过来说如果你的体制整天奖励的是“素质”,你的院士评选靠的是集腋成裘的“终生成就”,你的整个文化氛围就一定是“素质思维”。瑞典人凭什么给你打电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