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业余股民炒股有一个常用的自以为是的技术。比如你在20元价位上买进了500股某股票,两个月以后价格跌倒了15元,损失了2500元,怎么办呢?这 个技术是这样:在现在的15元价位上再买进1000股。这样一来,股票不需要涨回20元,比如说只回到18元,你就可以挽回损失。
这是一个特别错误特别没有道理的做法。事实上股票不会涨到18元,只会进一步跌倒10元,把你被彻底套牢。你选择持有/买进还是卖出某只股票的唯一理由应该是这个股票将来价格会不会上涨。而它的价格未来上不上涨跟 你两个月以前买的时候花了多少钱没有任何关系。
这么浅显的道理无数的人就是不明白。事实上当手里的1500股价格降到了8元,很多被套牢的散户仍然会执着的持有这只股票,非得等它降到1元才吐血”割 肉”。这不是炒股投资,这是跟股票较劲。在这个较劲的过程中不知道有多少好的股票和发财的机会他视而不见。很多人不是客观的去分析每只股票,而是跟把自己 套牢的股票产生了一种非要报复不可的愤恨之情。仇恨和苦闷蒙住了被套者的双眼。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讨论炒股票。这个股票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世界怎么运行跟你基本上没什么大关系。一个有文化有见识的人,观察社会应该用一个客观的眼光,而不应该带有个人感情。
一个物理学家不会憎恨任何物理现象,因为他知道存在的,就算不都是合乎伦理的,也一定都是合乎物理的。
一个医生不会反感任何一种疾病,因为他知道疾病是客观存在的,不是特意跟你作对的。
一个小学教师不会讨厌任何学生,因为她知道只有坏老师没有坏小学生。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我国很多知识分子就是用这种被某只股票欺负了以后一定要报复的心态,去看社会。其根本原因是自己在社会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因为这个社会对他不好,所以这个社会本身不好。他们就像怨妇一样喋喋不休,就像祥林嫂一样心无旁故。
我最近正在读的一本书,王重旭的《读史质疑》,就是一本怨妇语录。这是一本短篇集,有些是对寓言典故的质疑,有些是借古喻今,有些是反思名人名言,有些 是谈论现实。我在网上买这本书还以为有什么另类或者是”逆向思维”,结果发现不是。这本书不是逆向思维,是定向思维。就好像欧洲中世纪的人从桌子腿都能联 想到色情一样,作者每一篇文章,从所有不同的角度,最后都指向一句话:专制主义压迫知识分子太可恨。
在寓言这部分,作者恶搞了二 十来个历史典故,每个故事都是在讽刺毛泽东,不过最有意思的是毛泽东这三个字居然没出现。我还以为他不敢说,结果后来进入第二部分还真直接点名了。批评毛 泽东可以,问题你不能连李世民辛弃疾这些公认正面人物也一块骂啊。你总不能要求唐朝民主选举吧。
其实这本书真正的问题在于没有技术含量。你反专制首先要研究专制,比如宋朝其实是一个比较开明有点民主的朝代,而这位作者现在是全面骂。这跟什么都用阶级斗争去分析有什么区别?非小说类的中文书我读过不少,只有王重旭自称作家,可是此书文笔很做作不像作家像作文。
我估计王重旭是一个被文化大革命击垮了的人。他的始终陶醉在在自己的苦难之中,再也学不进新的东西了。这本书如果在1976而不是2006年出版,你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可是2006你还在想念1976的事情。这样的人能进步么?
很多80年代以前出生的知识分子喜欢用”苦闷”,”郁闷”来形容自己的心态,整个国家都欠他的。你跟他说点任何有意思的东西,积极向上的东西,有进步的东西,他的反应永远都是不为所动。总是一幅这些东西我早看透了你太幼稚的态度。
他的表情是冷笑,他的语言是哀叫。
他的剧情已落幕,他的爱恨已入土。
他被自己的不幸征服。
金庸讲述了黄裳写《九阴真经》的故事。黄裳为了复仇而不问世事专心躲入深山练武,几十年过去了终于研究出了绝世武功《九阴真经》。结果他出山找人报仇, 发现仇人们都老死了。很多人因为文.革等等一天到晚恨土共,写的每一篇文章都在呼吁政治改革。结果现在怎么样?全国人民都在忙着赚钱根本不理你了。
读书虽然不一定能致富,不一定能娶美女,但是一定能让人思想灵活。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贪污腐败也好,言论压制也好,都是人性在特定条 件下的表现,而人性就好像物理定律一样客观。一个有本事的人不会为社会的丑陋,更不会为自己的不幸而整天埋怨,因为他知道世界本来就是如此。你要有本事, 你可以改变它;但是为了改变它,你要了解它。为了了解它,你必须客观的对待它。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是乐观的,是积极向上的,是进取的,是好奇的,是探索的。
苏秦第一次游说六国,出行之前大家都对他寄予厚望前呼后拥。结果游说失败回来的时候灰头土脸谁都看不起他。苏秦怎么说的呢?他说我爸我妈骂我,我嫂子看 不起我,甚至我老婆都不见我,这些都是我的过错。等到他第二次出去游说成功归来,对所有的人都非常好。就连当初被判他的仆人都给了礼物。这就叫有见识。人 情冷暖世态炎凉本来就是这样,为这些事情生气有什么意义?
所以李敖说思想家不应该得胃癌死,因为胃癌很多都是生气气出来的。李敖说,一个思想家得胃癌,就好比一个神父得梅毒一样是可耻的事情。
那些一辈子受人欺负惯了的中国知识分子已经不可救药了。苦闷蒙住了他们的不能指望他们再有进步。
最后我打一个很不恰当很不政治正确的比方。我读野史故事,说解放前土匪绑票,如果绑架了人家的姑娘,则被绑的人家一定要在天黑之前把赎金送到。如果过了晚上,第二天就算筹到钱很可能家属也不会去赎人了。当时的社会就是这么残酷。
所以现在对于那些在文革,反右等等中受到迫害,或者在生活中因为评职称分房子文章排名受到过欺负的中国知识分子,我主张也要敬而远之。
你让人欺负过了,我深表同情,这绝对不是你的错。但是我以后不跟你玩了。
#1 by hiker on 12月 24, 2009 - 3:18 下午
Quote
写的真好
一针见血
我们是要 客观面对自己和周围环境,而不是一味抱怨,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自己是有选择的,至少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每个人是有选择的
#2 by jean on 4月 19, 2010 - 6:39 下午
Quote
你让人欺负过了,我深表同情,这绝对不是你的错。但是我以后不跟你玩了。
.
觉得你这句话说偏了,受欺负过的人,不一定等于人格不完整,玩不玩,还是看人格是否已超越所受的欺负。
#3 by Adonis on 12月 26, 2010 - 1:33 下午
Quote
嗯,张伯驹已经超越他所受的欺负了。
#4 by Adonis on 12月 26, 2010 - 1:41 下午
Quote
男女之事也是如此,当一个女人口头禅是:“男人都不是好东西。”,会让人望而却步。哈。
#5 by pooz on 12月 27, 2010 - 11:20 上午
Quote
我不明白您写这篇文章是什么意思?
忍受,得过且过的生活?面对世界一副超脱的面孔?
打个比方来说吧,就说这两天说到的抚顺财政局买itouch当U盘的这件事,找您的说法,我们应该采取默许的态度,认为这是人性的必然?
个人觉得这种忍受的态度是不行的,只有反抗,或者只有一点点儿的声讨也要让ZF看到人民的呼声,让他们懂得我们纳税人的钱不是用来让他们这么糟蹋的!!!!
我都想骂娘了,您继续做您的思想家去吧。白白,思想家。
#6 by bobbylong on 1月 23, 2011 - 3:33 下午
Quote
这位兄弟也带个人感情了,哈~
#7 by fps40 on 1月 25, 2011 - 1:06 上午
Quote
“一个有本事的人不会为社会的丑陋,更不会为自己的不幸而整天埋怨,因为他知道世界本来就是如此。你要有本事,你可以改变它;但是为了改变它,你要了解它。为了了解它,你必须客观的对待它。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是乐观的,是积极向上的,是进取的,是好奇的,是探索的。”
这一段很棒
#8 by akdjfie on 7月 26, 2011 - 2:56 下午
Quote
痛快。。。。。。
#9 by zake on 8月 11, 2011 - 7:00 下午
Quote
你让一个站在奥斯维辛遗址前面的犹太思想家“乐观的,积极向上的,进取的,好奇的,探索的”思考?
#10 by 混沌 on 8月 16, 2011 - 11:36 下午
Quote
现在人人都同情犹太人,是因为犹太人混的好了,掌握了世界的钱袋子,掌握了好莱坞的笔杆子。死在奥斯维辛的民族多了,有人同情整天哭哭啼啼的波兰人么,有人在乎现在仍然被歧视的吉普赛人么?
#11 by Banban on 9月 29, 2011 - 9:25 下午
Quote
尽量自评个人政治观应当归于极右之列,还是觉得博主这篇博文写得好,中肯。久远以来看国产书经常产生与博主类似的不良感觉,只能得出结论:国产文人(专有名词)连最基本的一点点希腊化思辨能力都不具备。这样的所谓“知识份子”群体真是人间惨剧!
#12 by Banban on 9月 29, 2011 - 9:35 下午
Quote
一篇文章里集中了这么多箴言警句,实在精彩。
#13 by TI on 11月 2, 2011 - 3:26 下午
Quote
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人有感情吧,太理性了未必是好事
#14 by 石变玉 on 11月 9, 2011 - 11:11 上午
Quote
埋怨也好,郁闷也罢,这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人性嘛,也是该平静对待的现象
#15 by yx_wh on 12月 1, 2011 - 10:12 下午
Quote
不错。想起了斯宾诺莎的“不要哭,不要笑,但要理解”
#16 by atreess on 9月 22, 2012 - 6:45 下午
Quote
惊闻:“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贪污腐败也好,言论压制也好,都是人性在特定条 件下的表现,而人性就好像物理定律一样客观。一个有本事的人不会为社会的丑陋,更不会为自己的不幸而整天埋怨,因为他知道世界本来就是如此。你要有本事, 你可以改变它;但是为了改变它,你要了解它。为了了解它,你必须客观的对待它。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是乐观的,是积极向上的,是进取的,是好奇的,是探索的。”
呵呵,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会因为骄傲过头而变得非常顽固和愚蠢。希望博主今后发言前三思,不要再说出这种让自己今后读到会羞愧万分的话。
#17 by lcn on 9月 22, 2012 - 11:24 下午
Quote
面对规律下的判断,能叫骄傲么?面对物理学家说他能计算火车的位移,你说他是骄傲?我没觉得几十年后作者会对他此番言论表示后悔。
#18 by atreess on 9月 23, 2012 - 12:21 下午
Quote
号称要“客观的对待”,却一定要把李世民辛弃疾列为不能骂的正面人物,这是一种怎样自相矛盾的世界观啊。
#19 by isynx on 9月 23, 2012 - 7:56 下午
Quote
又是个钻牛角尖的主。
#20 by lcn on 9月 23, 2012 - 11:00 下午
Quote
把他们的历史讲清楚、不歪曲、不隐瞒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呢?能改变当时什么吗?能改变现在什么吗?
#21 by atreess on 9月 22, 2012 - 6:51 下午
Quote
呵呵,套用一下啊: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网上很多自以为是的聪明博主就是用这种被某只股票欺负了以后一定要报复的心态,去看别人。其根本原因是自己在别人的书中看到了一些自己不喜欢的情绪倾向。因为这个情绪他不喜欢,所以这个人的思想本身不好。他就像怨妇一样喋喋不休,就像祥林嫂一样心无旁故。
作者每一篇文章,从所有不同的角度,最后都指向一句话:我是最聪明客观的新新人类,别人都是在情绪苦海里翻滚不见天日的低等动物。
批评某个作者可以,问题你不能连文革受迫害的知识分子都一网打尽来衬托你的优越感吧。
其实这篇博文真正的问题在于没有技术含量。你反对受迫害知识分子首先要研究这些知识分子,而这位作者现在是全面骂。这跟什么都用阶级斗争去分析有什么区别?那些自命聪明人的博客我读过不少,此博主自称理工科思维,可是此文很莫名不像理工科的思维。
我估计博主是一个被自信心优越感冲昏了的人。他的始终陶醉在在自己的聪明之中,再也学不进新的东西了。这篇博主如果也是问个受害者而不是网民小青年,你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可是身为年轻人的一点也不会体谅前人。这样的人能进步么?
很多80年代以后出生的聪明博主喜欢用“科学”,“思维”来形容自己的智慧,所有前辈都不如他。你跟他说点任何沉重的东西,让人痛心的东西,他的反应永远都是不为所动。总是一幅这些东西我早看透了你太幼稚的态度。
他的表情是冷笑,他的语言是自夸。
他的思维已离地,他的自傲已升天。
他被自己的不幸征服。
那些一辈子被夸聪明惯了批评家的已经不可救药了。骄傲蒙住了他们的心眼,不能指望他们再有进步。
所以现在对于那些喜欢鄙视在文革受害者的,或者生活在太平年代却对疯狂年代的人指手画脚的“聪明人”,我主张也要敬而远之。
#22 by atreess on 9月 22, 2012 - 6:55 下午
Quote
刚才有错字,改正为:
这篇博主如果也是文革受害者,而不是网民小青年,你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可是身为年轻人的一点也不会体谅前人,这样的人能进步么?
#23 by lcn on 9月 22, 2012 - 11:21 下午
Quote
这一篇写的很赞。
#24 by rib on 11月 16, 2012 - 11:39 上午
Quote
怎么又是这种文科生的陈词滥调?什么“一个有本事的人不会为社会的丑陋,更不会为自己的不幸而整天埋怨”,什么“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是乐观的,是积极向上的,是进取的,是好奇的,是探索的。”什么“思想家不应该得胃癌死,因为胃癌很多都是生气气出来的。”这种没有任何实验和数据根据的谎言,还有那么多人冠冕堂皇地用它来教训、贬低别人,像一个个新时代的伪君子。
#25 by qwreqwrewer on 6月 27, 2013 - 8:18 上午
Quote
偶尔看到这篇文章,让我对楼主的思想状态有点困惑。。
既然楼主说:
“一个有文化有见识的人,观察社会应该用一个客观的眼光,而不应该带有个人感情。”
又说:
“。。。都是人性在特定条件下的表现,而人性就好像物理定律一样客观。一个有本事的人不会为社会的丑陋,更不会为自己的不幸而整天埋怨,因为他知道世界本来就是如此。你要有本事, 你可以改变它;但是为了改变它,你要了解它。为了了解它,你必须客观的对待它。”
那么为什么楼主自己不能“客观”、“没有感情”地看待这些“苦难”“郁闷”的知识分子呢?楼主自己仅因为被那些“喋喋不休”所烦扰就如此偏激地大发责难,又怎么能要求受到身心巨大创伤的人“客观”“没有感情”呢?。看到楼主此文的表现,想必如果楼主自己陷入文革深渊的话,“牢骚”“苦闷”只会更大吧。
另外,我觉得借古讽今也没什么不可啊,启蒙时代的欧洲思想家不都这么干吗?任何作品都扎根于时代,都要以当时的背景来看待吧,凭什么就要求中国知识分子那么架空?从楼主的博文来看,楼主自己也做不到吧。
#26 by jibing on 8月 12, 2013 - 7:44 下午
Quote
博主其他文章写得都很好,这篇文章实在不敢苟同
#27 by simple on 8月 17, 2013 - 8:58 上午
Quote
中国的某些老一辈,总是沉浸在过去,怨天尤人,而忘了未来的美好,死在思想的过去。
#28 by delantu on 8月 17, 2013 - 11:42 上午
Quote
年轻人爱想未来,老年人爱想过去。过去比较好的话可以回忆,过去比较惨的话只有抱怨咯。
#29 by qwqwerwre on 2月 9, 2014 - 11:22 上午
Quote
博主啊,你为什么要偷偷地做删节呢?看到评论里面的批评意见,如果你觉得说得对,就光明正大地接受,为何把那些被人批评的段落偷偷删掉,显得下面的评论莫名其妙呢?
#30 by 同人于野 on 2月 10, 2014 - 3:47 下午
Quote
我从来不删除批评评论。
#31 by qwqwerwre on 2月 10, 2014 - 4:42 下午
Quote
我说的是你悄悄删掉了原文中的若干争议段落。想必你也知道我说的是这个意思,哎。。
Pingback: Notes on Geekonomics | 一期一会
#32 by KatieNeverCry on 5月 20, 2014 - 11:28 上午
Quote
我很喜欢博主的世界观。
只不过最后那段文字太过于尖刻了,争议也是源于这段话伤了不少人的心。
#33 by 没事干 on 6月 16, 2015 - 9:05 上午
Quote
博主没有听说过老夫子说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