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会信仰宗教?可能有点出乎意料,是进化把我们的大脑变成这样。不但如此,对很多人来说,信教甚至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如果你认定上帝不存在,那么显然应该不信教。现在假定我们不知道上帝是否存在。在这个前提下,如果你理性的计算信教还是不信教这个问题,答案应该是选择信教。这个计算最早是数学家帕斯卡做的。帕斯卡堪称是现代概率论的奠基人,是他最早在帮一个贵族计算赌博赢面的过程中发展了概率论的最基本知识。帕斯卡以赌博开始研究概率,最终却因为他概率的知识决心放弃数学研究专心他的宗教“修炼”。
帕斯卡的论述写在 Pensées 这本书里。他说,假设上帝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计算一下如果过一种虔诚的生活我们会怎样。如果上帝存在,我们虔诚生活将会得到的好处可以说是无穷大。如果上帝不存在,我们虔诚生活又会失去什么呢?无非就是一点世俗的享乐,是一个很小的数值。现在假设上帝存在的可能性是50%,那么我们虔诚生活的平均收益是多少?你应该用 0.5 乘以无穷大减去0.5乘以一个小数,结果等于无穷大。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过一种虔诚的生活呢?
这个著名的计算被称为“帕斯卡的赌博”(Pascal’s wager)。其实就算不会算数学期望,人们也能理解其中的道理,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当然现代人已经发展到认为不必过特别虔诚的生活,只要经常去趟教堂,不用太多的代价,就可以在万一上帝真存在的情况下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信教的成本是越来越小,而可能的收益,似乎仍然是“无穷大”。实际上多年前曾经有人对法国人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出于这种“帕斯卡的赌博”的算计而信教。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这种宁可信其有的心态是人类能够生存下来所必需的。比如原始社会的一个人听到草丛里面有沙沙的声音。他可以把这个声音解释为野兽出没,也可以把它解释为不是野兽出没,只是风声。那个对可疑事物一律宁可信其“无”的原始人,不是我们的祖先。
最后有机会活下来把自己的基因流传下去的那个,一定是谨慎小心把人和怪声都当野兽出没处理的那个。“宁可信其有”需要付出的成本很小,而敢于相信“无”需要承担的后果则可能很大,是有风险的。
实际上,进化心理学进一步认为女人之所以比男人更容易信仰宗教,正是因为女人对风险的心理承担比不上男人。这里的更本原因当然是生理区别,一次偶然的性行为的风险,对女人来说有可能是怀孕这么大的代价。
所以进化使我们的大脑更倾向于“宁可信其有”。这几乎是一种生理本能,它帮助我们在充满危险的环境中存活了下来。
但本文真正要说的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副作用。我认为正是受到同样机制的影响,令现代人产生了一种“一切皆有可能”的信仰,而突破这种信仰,敢说“XX不可能”,需要智慧和勇气。
现代技术使得一些以前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比如宇宙航行这些东西。技术的进步给人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一切皆有可能”。以至于你今天如果跟谁说什么东西“不可能”,他通常会反问“你的知识只是现有的知识,你凭什么说将来绝对不可能?”
从纯逻辑逻辑角度,我们的确没法说什么东西绝对不可能。比如物理学家认为“永动机”不可能,但有很多人就认为可能。再比如我认为印度男篮不可能拿世界冠军,也许印度人会说你凭什么这么认为?难道物理定律禁止印度男篮拿世界冠军么?
有些人会说,认为“一切皆有可能”,是一种思想开放的姿态。其实不然。这种“一切皆有可能”的思想,不但不会让人思想开放,反而会束缚手脚。
认为“一切皆有可能”的人,不敢在任何一个“特定”方向上大力投入。如果让孩子从小学专攻数学,你怎么能保证文科将来就肯定没前途?如果从小苦练钢琴,你怎么能保证二胡将来“不可能”流行?现在的人所有书都想收藏一本,却没有在任何一本书上下最大的功夫,就是这种一切皆有可能思想的恶果。
对于决策执行人来说,这种“一切皆有可能”思想就更可怕。比如如果你是以色列军情局局长,你就绝对不能认为恐怖袭击“一切皆有可能”。你不可能在每一个 “可能”的方向上都投入人力物力去侦察,你必须主观判断。而主观判断的第一步,就是确定“不可能”的方向。这种确定很可能会犯错误,但是不设重点会犯更大的错误。
最后我们回到信教问题。其实信教就好比买彩票。一张彩票才一块钱,你怎么知道我“不可能”中奖?人们总是希望给自己增加一种可能性。在这种普遍的心态环境之中,我认为那个敢于不要这种可能性的人,才是最酷的。
帕斯卡的赌博与“不可能”的价值
同人于野
(8,206 views)
-------
#1 by hothuang on 二月 24, 2010 - 5:29 下午
Quote
总体上认同博主的观点,但是对“信教是一种理性选择”的说法有些异议。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指出了5个漏洞: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pseudo/xinwu.txt
(1)它没有告诉我们该信哪一位神。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宗教,这些宗教有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教义、戒律,你无法同时信所有的宗教,只能选一个或几个来信。而这些宗教信不同的神。你怎么知道你信的这一个神就是真的?如果它是假的,而别的神是真的,你是不是要进到别的地狱?会不会比什么神都不信更糟糕?
(2)“如果你信神,结果神不存在,你也不会失去什么”未必正确。如果你信的神不存在,但别的神是存在的,你还是要受到惩罚。即使所有的神都不存在,你也不是没有损失什么,因为你为了这个信仰,浪费了许多时间、精力,做了许多无用功,该享受的不敢享受,不必受的苦却受了,甚至因为信仰的缘故或讳疾忌医或参加圣战而白白死去,等等。
(3)这个说法实际上假设了两种可能性相等,或至少差不多。但是在实际上,这两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可能差别很大。如果神存在的可能性小得近于零,这种说法就不具有任何说服力。因此,它实际上只是那些已经信神的人的自我安慰。
(4)如果你并不是真心实意地信神,而是把信神当赌博,我们怎么知道神不会严惩你这样的投机分子?
(5)如果神是存在的,而神是好的和公正的,他不应该把是否信他当成是否下地狱的必要条件。仅仅因为不信他,好人就要下地狱,这样的神是令人恶心的,不值得我们崇拜的。
#2 by hothuang on 二月 24, 2010 - 5:40 下午
Quote
o, 在博主天涯的博客上已经有人贴过了。
#3 by Istari on 三月 8, 2010 - 6:30 下午
Quote
1)它没有告诉我们该信哪一位神。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宗教,这些宗教有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教义、戒律,你无法同时信所有的宗教,只能选一个或几个来信。而这些宗教信不同的神。你怎么知道你信的这一个神就是真的?如果它是假的,而别的神是真的,你是不是要进到别的地狱?会不会比什么神都不信更糟糕?
这一点本身立论也有问题。在很早的时候,某些地区是只有一个宗教可以去信仰的。你只有选择信,或者不信,没有办法选择信哪种。而这类人的后代,都是先天性就信宗教的。
另外,其实有很多的历史事实证明,宗教信仰绝对是一种理性的投资。如在伊斯兰教兴起,及阿拉伯帝国征服的这段时间里,在波斯和阿拉伯地区,很多人改信伊斯兰教的主要原因在于避税。
#4 by Pencilman on 十月 21, 2011 - 12:05 下午
Quote
我固执地以为相信一切都有可能是一种投机主义的倾向。所以,当在课堂上老师讲仁义道德时,有的同学说这不过是一种主张而已时,另一种道德完全可以存在时,我感到很愤怒。现在的某些人认为什么东西都可以相信,其实他们什么都没有相信,只是在选择间迷茫。但他们又把这些作为自己犬儒行为的解释。我始终相信只有“真、善、美”才是值得我们追求的东西
#5 by winbo on 三月 1, 2012 - 1:52 下午
Quote
是懂。又非懂。。。到底说。咋。。。有可能。的事。自己非要想成没可能吗。呵呵。。那是专一。叫专注。。说完。
#6 by 谢平凡 on 五月 22, 2012 - 1:48 上午
Quote
假设魔鬼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计算一下如果过一种虔诚的生活我们会怎样。如果魔鬼存在,我们虔诚生活将会得到的坏处可以说是无穷大。(因为魔鬼是上帝的对头,我们虔诚信上帝,魔鬼就会惩罚我们,把我们永远扔到地狱里)如果魔鬼不存在,我们虔诚生活又会得到什么呢?连世俗的享乐都失去了。。现在假设魔鬼存在的可能性是50%,那么我们虔诚生活的平均收益是多少?你应该用 0.5 乘以负无穷大减去0.5乘以一个小数,结果等于负无穷大。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过一种虔诚的生活呢?
#7 by Yang on 六月 5, 2013 - 11:28 下午
Quote
很漂亮的逻辑!!!
#8 by 刘 on 七月 6, 2016 - 5:23 下午
Quote
Type your comment here
确实,博主只讲了上帝,不讲对应的魔鬼,忘了世界必定是对等存在的,只在一个范畴存在的逻辑放到全局,显然是个谬论。
他的贡献在于确实详尽的阐述了信教人的心理历程,以及宗教几千年来长盛不衰的原因,即使到了科学这么发达的今天仍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