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认为一个搞科研的好方法是8年潜心,用不重要的课题去养活自己做一个重要的课题,然后一鸣惊人,这种事情我只听说证明费马大定理的时候发生过。对现代物理学来说,这个案例既不典型,更没有推广价值。
物理学科研的特点是所有结果都建立在同时期其他人的结果之上。对我干的这个具体小领域来说,不存在特别牛的天才,到一定程度之后大家能力实际上差不多。 从牛人论文中获得灵感这种研究方法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我现在看论文,最重要的是这些论文的结果是什么,而不是方法。因为方法就是那么几下子,没什么特别 新的。限制结果的主要是知识积累效应导致的量变质变,然后是实验数据和计算机能力的发展,而不是有人突然变聪明了。(我念研究生的时候精读过一篇1963 年的论文,那篇文章的确很好,收获很大。对我来说它最大的意义是让我学会了这一行的理论是怎么做出来的,哪些地方适合做大刀阔斧的假设。然而一旦入门之 后,类似的文章意义就不是很大。)
要想干主流工作,必须随时了解领域的最新进展。大家对相关事实的理解一年也会有很大变化。不用 说不看或者少看最新论文,我老板去年一次APS会议有事没去,都感到落后了,因为他不知道那几个人现在在干什么。我搞科研不是很勤奋,每天主要工作时间是 做事,看论文的时间只能主要用于看比较新的相关论文,老论文再经典,我也仅限于知道它说什么,写文章的时候引用正确即可。而专业书籍的作用就更小,仅仅作 为工具书。一本2000年出版的领域内专著,现在再看目前所有最有活力的课题在上面都找不到了。
一个物理学家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本 分,就是必须有新发现。很多人把物理当成一个艺术,一个文化,甚至是禅宗之类供人修身养性的东西。其实物理学这个行业本质上是一个business,而且 竞争相当激烈。物理研究的技能,本质上是一个手艺,而不是什么神秘素质。(这一点跟数学行业可能不太一样)。
物理这个行业的工作 机制是这样的:DOE/NSF/NASA等机构组织一帮老头子开会决定有什么问题是现在感兴趣的重要问题,出一个call for proposals,各个组则写proposal申请经费。然后政府把钱拨给各个研究组,这些组的科学家用这些经费搞研究,做出好的结果之后,用这些结果 做资本再去申请新的经费。经费对于向哪个方向研究和让哪些人来研究都起决定性作用。从这个角度上说物理行业就好比拍电影,选题的时候要考虑市场最新流行趋 向,拍摄的时候要考虑票房。
有人可能说现在主流的课题都不重要,我要自己做一个非主流但是更重要的课题,这行不行呢?我认为不可 能。现在的物理学,没有足够经费支持,没有合作者,没有同行讨论,这样搞科研是不可能搞出来的。哪怕是做理论物理,不要实验设备,不要高级计算机,一张纸 一支笔,单打独斗行不行呢?也不行,因为你至少需要开会的经费去跟同行讨论。
现代物理对合格的物理学家的要求至少有两个:
1. 必须知道相关领域其他组正在干什么。也就是说只看发表出来的文章是不行的,得别人还在做的时候你就知道他们在做这个。只有这样才有竞争力,要scoop别人,不要让别人给scoop了。
2. 必须让别人知道你在干什么。也就是说像小黄说的那样,他的文章别人都了解。我刚进这个领域一篇文章还都没发的时候,在会议上出过poster。结果居然收 到一封匿名信:告诉你一个谣言,xx最近得到这个结果,而我们最近得到这么个结果,你正在做的这个事,能不能往这个方向看看,以便将来出了论文跟我们两家 比较?这种竞争也是搞科研的一个乐趣。
我下半年开始要转去做的一个课题,上周刚谈完。老板的要求很明白,这是这个领域的最重要问 题,我们组现在申请到钱要插进去有所作为。你来了必须take the leadership role,要影响整个community。几十万美元的项目让我做,如果我认为这个项目不够好我拿它糊口我自己私下再做别的秘密项目,我根本就不应该接 手,这就是职业道德。如果说我认为现在我发不了好文章,我需要潜好几年好好学习学习新领域,我就应该立即离开物理行业,这就是专业素质。
如果让我对物理系大一新生讲话,我的开场白是这样的。欢迎加入物理行业。我们这个行业跟其他所有竞争性行业一样,我们既不比别的行业神秘也不比别的行业高级,尽管我们有很多英雄人物。
#1 by Mobius on 十月 23, 2009 - 2:15 下午
Quote
你好!我想问问以上描述的情况,是物理科研界在国内的情况,还是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情况?
#2 by 同人于野 on 十月 24, 2009 - 1:34 下午
Quote
是世界范围的普遍情况,但不知道是不是物理科研在国内的情况。
#3 by simcolor on 十一月 15, 2009 - 4:41 上午
Quote
收获很大~~
我也是做物理的,宇宙学方向
请问老师是物理那个领域的?
#4 by lupy on 三月 24, 2010 - 1:58 下午
Quote
一看到1963,我脑海里出现的是费曼的那篇关于耗散系统的文章,博主能说明一下那篇1963 年的论文是什么题目吗?谢谢!
#5 by 同人于野 on 三月 26, 2010 - 3:03 上午
Quote
我说的是 Furth et al 关于tearing mode 的一篇文章,可能不是你的专业领域。
#6 by Omega on 八月 11, 2011 - 11:39 下午
Quote
物理学从来就是伟大庄严的,并不是靠民科和无知大众宣传起来的,也不可能。而是最顶尖的物理学家,他们就是这样认为并引领时代的,如果不是这样,我想不到有任何办法可以让其他不是站在风口浪尖的相信物理学的伟大庄严。一个物理工作者,如果对物理学没有一点艺术或者宗教情怀,只能说明,在物理学这艘乘风破浪的巨舰上,和那些站在甲板上眺望海平线的人相比,“你只是一个船舱底部可怜的永无出头之日的铲煤工。”
#7 by 同人于野 on 八月 14, 2011 - 12:31 下午
Quote
物理学家不是由甲板上眺望的人和铲煤工组成的。物理学家是不分男女老幼互相平等讨论的一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