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汶川地震我称为”地震2.0″,它使得我们开始思考一些以前很少会想到的问题。这几天的一个问题是,很多人认为政府机构存在腐败,而红十字会账目从不 透明,因此把捐款给这些大机构是错误的,聪明而道德的办法是把钱捐给类似于“牛博网”之类值得信任的民间小组织。比如两个在美国学经济学的学生就这么认 为。
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小聪明,甚至是妇人之见。
首先,真正在这次救灾中的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政府,是解 放军,而不是外国搜救队或者其他任何民间组织。只有解放军才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只有政府才能大规模的,有系统性的组织救灾。就算地方政府再腐.败,其 为赈灾起到的作用也远远大于任何民间组织。民间组织不是不重要,但是跟政府的努力相比,其作用是相当小的。也就是说,过分夸大所谓民间慈善组织,尤其是小 慈善组织的意义是没有什么意思的。
那么可能有人会说,据说就连美国红十字会也不干净,他们CEO的年薪是60万美元,如果我捐钱 到这样的大机构,我的钱有可能会被贪污和用于该组织的内部运行。而那些临时成立的小组织却宣称把捐款100%用于赈灾,那么为了我的钱更有效率,难道不应 该把钱给这些小组之么?比如我今天看到有人说,他已经很久不给希望工程捐款了,因为他认为希望工程那帮人工作不透明。
问这个问题的人是不理解救灾是怎么救的。慈善事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事业,而不是什么陶冶情操的业余爱好。只有大组织才知道什么地方最需要用钱,钱怎么用最好,怎么在各个地区之间分配,怎么高效率的组织把东西送到。
一年多以前,我曾经接受过一次“腐败的”美国红十字会的救助。当时我在高速上开车,遇到了暴风雪,等我知道前面的路封了今天肯定回不了家的时候,再找旅 馆已经都满了。旅馆老板帮我联系,说附近一个县城convention center可以让人去住。等我到了以后发现原来是一个红十字会的救助站。好几百“难民”住在这里,每个人都获得了一张小床,一条毯子,枕头,三顿热饭, 甚至包括热巧克力饮料和水果。第二天早上,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路已经通了,但是如果谁想吃了午饭再走也可以,于是我顺便吃了午饭。所有人都心安理得,既不 表示特别感谢也不抱怨服务质量。红十字会只要求每个人留下名字,他们好统计这次救助了多少人。没有向我们宣传红十字会这个机构,更没有号召大家以后捐款, 甚至大家走的时候也没有去像志愿者道谢。我实在不好意思,走之前过去跟负责人握了握手,表示了感谢。
或许他们CEO的年薪真的有 60万美元(志愿者不领工资),或许给他们的捐款中很大一部分用于维护这个机构本身的运行去了,但只有红十字会这样的大机构才能在我还没有意识到需要帮助 的时候就已经“征用”了县城convertion center,调拨了床和坛子,找来了警察和志愿者,甚至给我准备好了晚饭。任何一个小机构都无法这么及时准确的对突发性事件做出有效反应。真正能干事的 只有政府机构和红十字会这样的大型非政府组织。救灾不是兴之所至的行为艺术,讲究的是系统性,科学性甚至是完备性,只有专业的大组织才能做到。
建希望小学也一样,不是说有钱就行。你得知道哪里最需要,怎么征地,怎么融入当地的教育体系,从哪里找老师,一系列的工程。只有一个统一的大组织才能把这一切做好,才知道怎么布局。希望工程再腐败也好,毕竟我们现在有了这么多的希望小学。
很多人对慈善和赈灾的理解停留在“不就是花钱么”这种层次上。其实花钱,跟古代带兵打仗一样,也是一种能力。真给你50万人让你带着去打仗,你不用说怎 么打胜,你能把这50万人带到地方不走散不死人就不错了。牛博网的小组织,给他们几百万人民币也许能花出去,真给他们一个亿,他们还真不知道怎么花。如果 真花了,很可能也无法把钱充分的利用在最需要的任何地方。另一方面说,等到小组织“成长”起来,学会花一个亿的时候,这个小组织必然也开始“层层截流”地 “贪污”赈灾款了。
看不惯慈善机构负责人年薪60万美元,是妇人之见。拥有调动亿万财富的能力,不但会花钱还会劝人大笔的捐钱,像这样的人才如果他不在红十字会做,我相信会有很多大公司愿意给他年薪100万美元。再强调一遍,慈善是一种能力,而不是有钱就行。
因此,尽管小组织号称能100%把捐款用于灾民身上,但大组织才是真正能够高效利用这笔钱的组织。一件事要想做成,需要很多中间环节。说我不管中间环节,我就要我的钱全给灾民,这是非常无知幼稚的想法。
本文并非认为对红十字会就应该完全信任。正是因为只有红十字会这样的大组织大机构才能真正有效率地组织救灾,我们更要加强对这些组织的监管。监管是正确的,另起炉灶是错误的。
最后,鄙视那些以为自己把钱捐给牛博网之类的所谓民间机构就比别人聪明,甚至占领了道德制高点的人。说到底有那么多人为救灾作出了那么大的努力,你不就是出了一点小钱么,有什么牛B的呢?
#1 by 早 on 十月 24, 2009 - 12:37 上午
Quote
说的好!!!
#2 by et on 五月 10, 2010 - 6:04 下午
Quote
这个,美国的红十字会跟国内的不一样吧?很难想象遇到暴风雪,国内的红十字会反应能如此迅速
#3 by wall on 九月 23, 2011 - 10:48 上午
Quote
中国的红十字哪里有效率了?
他们的腐败可不是一点点。不是把“一部分钱”用在”组织运作“上。
而且基本上所有的善款都贪污挪用掉了。
捐的钱90%没有用到灾民身上,而是被人花天酒地用掉了?
你觉得这是因为他们有能力,所以值得90%的钱被他们拿去吃喝玩乐????
实在不能认同
#4 by Pencilman on 十月 21, 2011 - 10:05 下午
Quote
专业化是有好处在此,只是很多时候自己看不懂这个社会运作。可惜文中是以美国的红十字为例。
#5 by 小坏 on 十一月 20, 2011 - 10:29 下午
Quote
“监管是正确的,另起炉灶是错误的??”虽然文中陈述了大组织能起到大作用的事实,但这未必说明,是个大组织就能发挥好作用。你接受了一次美国红十字会无条件的帮助,就这么爱屋及乌相信中国红十字会,殊不知中国红十字和美国红十字也许根本就是两回事。“桔生淮南为……”
小组织也许不一定是最高效的,但小组织的精神至少在人们看来是最纯粹的,比那烂透了心的大组织值得信任。捐给小组织的人们,也许追求的不仅仅是效率,也许和选票一样,表明的是理念和态度。
而且,大组织和高效组织是两回事。你想说明高效只有通过大组织的调动才能实现,但大组织不见得就自然而然实现了高效。至于国内红十字会的高效率,丑闻不少,加价热水袋(市场价10元,通过红十字会认捐则要27元,买了通过它捐需要付10元)、天价帐篷、流落超市的毛巾(印有赈灾字样)层出不穷,但还真没听说一件高效的。
我认同你说的慈善是一种能力,是存在必要的成本。但在所谓的“监管”没实现之前,人们只能用手中的捐款表达自己的态度。他们之所以选择那些“小组织”,也许不仅仅是看他们“小”,而是对他们“信”。未必是真要他们一分钱成本不花,而是要他们有心去花好这份钱。而这,恐怕正是目前这些所谓的”大组织“不屑的。
#6 by 索客 on 六月 15, 2012 - 6:31 下午
Quote
本人地震后曾在一个楼主说的小ngo组织里干过半年,灾后重建。
我不清楚那些大组织是否截留,因为没干过,但就我自己呆过这个小机构,我负责一个项目,某外国银行组织赞助50w人民币,老板设计了个捐助方案,我去发钱,只发了约10w,剩下的钱消失了。
不过咱的机构立马扩张了,开始就老板光杆一个人和一辆车,搞完这项目,办公室、大车、各种台式机笔记本、办公用品,各项目负责人员,招的全全的。
所以说,我觉得不要看到牛博一个就觉得小组织都好的不行了。我说的这种情况,在小机构里是大多数,牛博那种是极少数。
#7 by delantu on 七月 14, 2013 - 4:01 下午
Quote
按照博主这种“效率”论调,把钱捐给小组织也有好处啊,这可以促进大组织更加透明和自律,以吸引捐款,不是也提高了效率么。
看了本博的一些文章,发现博主的一大特点就是为了说明自己的某种倾向有道理而可以快速树立一个“理论体系”,但如果推敲一下,可以发现这种倾向恰恰是这种“理论体系”所反对的,这种情绪化的短视的“理论建设”在本博客别的文章中也体现的很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