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Solidot刊出了两条非常有意思的消息,说的是中国互联网的”伟大的防火墙”(”The Great Firewall of China”)。把这两条消息放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公民和西方国家公民对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有相当不同的看法。
第一条消息(http://internet.solidot.org/article.pl?sid=08/05/15/0941246& from=rss)说,85%的中国公民实际上赞同网络审.查。这个结论在经常上网,尤其是经常连不上wikipedia中文版的用户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但细看之下,搞不好你可能会发现是你也赞同审.查:(以下引用自solidot)
【在被问到互联网上哪种内容需要受到控制时,多数网民认为是 最令人愤怒的和生气的内容:87%的网民希望控制色情文学;86%是暴力内容;83%是垃圾邮件;66%是广告;64%是攻击个人的言论。对于在线游戏, 有一半受调查者认为网络游戏应该受到控制;27%的人说在线聊天需要被控制。对于政治方面内容,结果有点令人迷惑。说政治方面内容应该控制和管理人的百分 比从2005年的8%猛增到41%。 】
第二条消息(http://internet.solidot.org /article.pl?sid=08/05/17/0442242&from=rss)说,Networkworld 在其网站(英文)报道了中国伟大的防火墙故事之后,也搞了一个民意测验,这个调查实在网上进行的所以不如第一个正规,最大的不同点是可以想象参加这个测验 的主要是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也就是说大多数可能是美国人。这个测验的问题是:
【Would you support government censorship of the Internet for less spam, viruses and other attacks?】
这个问题与政治无关,你是否支持政府为了减少垃圾邮件、病毒和其他攻击而对互联网进行审.查?
这个测验的结果是92.9%的人反对审.查。
注意,这两个测验基本上都没有政治因素,也就是说对于那些通常所有人,尤其是家长们,都认为”不好”的内容,政府应不应该插手?中国公民认为应该,外国公民认为不应该。
言论.自由并不仅仅是批评政府的自由。它更包括指名道姓的批评”人”的自由,包括色情文学的自由,包括侵犯隐私权的自由。美国很少发生什么因为”隐私 权”被侵犯而导致的官司,媒体报道新闻也一贯都是用当事人真名。大约半年前,有一个中国人因为贩卖盗窃的软件序列号而被告,中国网站报道的时候都没有提供 这个人的名字,而美国电视报纸报道的时候都给了真名和照片。言论.自由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个习俗,甚至也是一种素质。一方面,中国网民呼吁解除封网;另 一方面,当看到自己不满的报道的时候,网民呼吁撤换报纸主编。
从另一个角度看,测验的结果显示了中国和西方公民对政府的不同看法。与 直觉相反,其实中国公民更倾向于相信政府。面对可能的危险,中国公民更愿意授权政府去做事。而西方公民,尤其是美国,在共和党等右.派的“教育”下,始终 对政府权力过大保持警觉。我不知道哪种态度更好,各有个的国情。
伟大的防火墙并没有选择中国网民,中国网民选择了伟大的防火墙。
#1 by Laedere on 2月 1, 2010 - 4:40 下午
Quote
不奇怪。西方历史是小国制衡的历史,他们文化强调各种势力均衡,避免出现主导力的绝对力量。亚洲历史是权威的历史,文化中强调自上而下的管理,人们习惯于跟随强有力的领导团体/个人。与其说中国人觉得政府管得太多,不如说中国人觉得政府管得不够多,不够到位,不够有力。
#2 by Banban on 10月 13, 2011 - 8:45 下午
Quote
成龙怎么说的来着?中国人还是需要管的。–你不管它,是有罪的。
#3 by floe on 11月 18, 2011 - 8:29 下午
Quote
历史的惯性——文化
#4 by snha on 8月 13, 2012 - 5:34 下午
Quote
我认为这是一种错觉,仅凭一两个测验,就想说明中国人如何如何,或者说明美国人如何如何,这都是错误的.简单的说就”它更包括指名道姓的批评”人”的自由,包括色情文学的自由,包括侵犯隐私权的自由。美国很少发生什么因为”隐私 权”被侵犯而导致的官司,媒体报道新闻也一贯都是用当事人真名。”这事本身是非常的有趣,中国人接受了某些人介绍的隐私权的概念,然而转身却发现西方人在这个方面比国人保守的多,当中国人的嫌疑犯概念逐渐普及的时候,却发现在西方,嫌疑犯照样毫无隐私…….这不搞笑么?
#5 by Mike on 12月 1, 2012 - 9:03 下午
Quote
楼主举的例子有失偏颇,假如把问卷改为:
你是否同意政府为消除不利于己的消息而设立网络监管?
那么效果显然会立刻改变.
此外该两份问卷在措辞上有巨大差别:针对中国的问卷“内容需要受到控制”“最令人愤怒”,那么大家显然会选择同意;而在美国的问卷则是“同意政府进行网络审查”,那么意义显然与第一份问卷已经天壤之别,毫无对比意义了。
#6 by lacusis on 5月 4, 2015 - 12:35 上午
Quote
这两份问卷角度的完全不同嘛,第一份人们对涉及了色.情与暴力的反感,就算是西方国家的政府也是在不遗余力地清除网上的儿童色.情等有害内容。
而第二份问的是“你是否支持政府为了减少垃圾邮件、病毒和其他攻击而对互联网进行审.查”,事实上减少垃圾邮件和病毒完全可以由邮件服务提供商和安全软件厂商来提供,为什么要由政府来审.查呢,尤其是第二份问卷是紧接在了“报道了中国伟大的防火墙故事之后”,更是有明显的指向暗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