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category 反求诸己

思维密集度与牛人的反击

看博客不如看报纸,看报纸不如看杂志,看杂志不如看书。凡是有这种思想的人,都是极度自私的人。

他们贪图时间。Harlan Coben (在一本小说中)说,无法想象会有人会去看那些记载博主衣食住行的博客。默多克坐拥新闻帝国,但他每天只看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而且只看头版。 Taleb 在 The Black Swan 中说,他已经决心再也不看报纸和杂志,只看书了:因为新闻都是垃圾。

接受信息的 效率是可以量化的。本文提出一个概念,叫做”思维密集度”。比如一个人以正常的思维速度边想边说一个小时,那么听他说这一小时话所能得到的信息的思维密集 度就是1. 然而写文章就完全不同,可能需要经过修改和润色,一个小时写出来的文章,可能别人5分钟就看完了,那么这篇文章的思维密集度就是12.

思维密集度 = 准备这个读物需要的总时间 / 阅读这个读物需要的时间

写一本好书可能需要作者从搜集材料开始几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如果读者两个晚上看完,那么这本书的思维密集度可能达到几百。

显然,看一个具有高思维密集度的东西是很令人窃喜的事情。你一个电影从编剧到道具可能不知道投入了多少时间和金钱,而我边吃饭边看,看完直接删除了。可 以想象如果一本费劲写出来的书不被出版,只有一个编辑随手翻了15分钟就扔进垃圾桶,作者在思维密集度的交易中的损失是多么巨大。

我是一个相当无私的人,因为我每天至少有一两个小时在网上看军事论坛和google reader。为了获得一点效率上的安慰,我把网上的文章进一步细分,并坚持认为博客文章的思维密集度应该高于论坛。

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多,因此时间不是金钱。时间是围棋:你走一手,牛人也走一手,牛人获胜并不是因为他走比你多,而是他每一手都走在最有价值的地方。执 行这样的效率,需要钢铁般的意志。谁能做到不看无聊的文章,谁能做到不去刷新网页,谁能做到不看电视新闻?牛人都能做到。

我最近读书的思维密集度较高,基本上都是英文的nonfiction。这些书写的相当精密严谨,后面往往附着很长的注记和参考文献,显示作者做好了家庭作业。表面上看,你牛人只做最重要的事,可你考据出来的细节我根本不感兴趣,我赚了。

然而事实是这些细节都是牛人的秘书提供的。格林斯潘写 The Age of Turbulence,据说基本是在浴缸里用铅笔在卡片上完成,手稿都是湿漉漉的。Mahbubani 在 The New Asian Hemisphere 这本书的感谢部分透露了牛人写书的写法:他写的时候只提供思想,句子中有大量的空白,留给秘书去补充具体数字和细节。T. Friedman 写世界是平的,有一个秘书团队支持。就连娱乐人物 Al Franken 写书讽刺美国政治,都有一整个研究生团队为他工作。牛人负责用20%的时间完成一本书的80%,秘书用80%的时间去完成剩下的20%。在这场作者与读者 思维密集度的战争中,牛人仍然取胜。

我以前的老板,以前在国家实验室有个秘书。他不喜欢输入公式,于是他手写论文,秘书帮他变成 Latex,估计还顺带修改语法和拼写。然而大多数人都没秘书。进一步自我安慰,也许只要所有读者阅读一篇论文的时间加起来超过作者写这篇论文的时间,这篇论文就算赢了吧!

我写这篇小文费时一小时,所以只要你阅读此文的时间少于1小时,你就赢了思维密集度。鉴于有将近400人通过 google reader 订阅了这个博客,只要你阅读此文的时间超过10秒,我敢说我也赢了:)…

奥运会与深山修炼情结

中国人有一个特有的情结,我称之为”深山修炼情结”。

我国武打小说,甚至很多人少年时代的梦想,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故事是这样 的。江湖纷争,门派林立,打来打去,争夺武林第一,其中有盛名如日中天的大侠,也有崭露头角的名门之后。当”主流”门派们争得你死我活不亦乐呼的时候,突 然有一陌生人出现!谁也不知道他是什么门派,谁也不知道他的来路,然而此人三拳两脚就把所有名门正派的高手打败,瞬间成了第一!

这样的人当然有一番奇遇,也可能他偶然得到世外高人的指点,也可能他发现一本古代遗失的武功秘籍,甚至可能他自己创造了这套神奇的武功。

总之,他此前从来不出手,第一次出手,就把所有人打败了。

这样的故事有什么生活原型么?没有。我认为此故事完全是过去那些被主流官场抛弃了的文人士大夫们的幻想。我国古代文人是特别善于幻想的,尤其当他们想掌权而不能,被迫在家”隐居”的时候,他们更善于幻想。

比如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之所以罗贯中大写特写,就跟当时罗本人自诩有才而不得施展的感情有关。我小时候就常常鄙视那些四处投简历找工作的人,认为是 真人才应该等着别人来请,自己主动投简历岂不是很没面子么?然而事实是什么呢?诸葛亮如果真的只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他还是真人才么?真 实的诸葛亮是一直研究天下大事,”自比管仲乐毅”,积极为自己寻找主公才对。

“深山修炼情结”也是如此。你们不带我玩,我非主流,我告诉你们只有非主流才是最厉害的!完全是幻想。

武术最关键的是什么?如果你整天看武打小说,你可能会认为最关键的是你会别人不会的绝招。可是你看看奥运会那些顶尖选手。

获得冠军的秘密不是什么绝招。的确,有时候绝招可以取胜,比如第一次使用背跃式跳高。但是绝招只能用一次。你用了,别人就会了。顶尖高手不靠绝招,因为 大家都会你这个绝招,这一招也就不叫绝招了。如果有人现在对那些世界冠军说有一种”田径秘籍”,或者”足球必胜阵型”,人家肯地笑死了。

有人说奥运比的是高科技。其实也不对。如果高科技是决定性因素,那么 Speedo 游泳衣应该严格限制出口,刘翔也绝对穿不上耐克特制的跑鞋。事实是所有高手都享受几乎相同的高科技。

看记者采访那些世界冠军,他们说夺冠最多靠的是什么呢?是心理和经验。而心理和经验,只能从高水平的比赛中获得。

贝克汉姆会罚的那种任意球,中国队有时候也能罚出来。中国游泳队基本上不太可能拿金牌,这次也全体一身鲨鱼皮。技术可以学,科技可以买,但是比赛经验只能通过经常参加,甚至从小参加,高水平的比赛来获得。

这样一来我们就发现,武打书中描写的那种从小跟着一个师傅在深山练武,什么世面都没见过的小子,是不太可能一出山就打败武林盟主的。因为武术作为一种高对抗性的比赛,经验比技术还要重要。

【中国文人思想普遍偏激。比如很多人鄙视大片,认为像 Juno 那样的小成本高票房电影才是我们学习的目标 – 殊不知 Juno 的成功是极个别现象,高投入高产出的概率远远大于低投入“中”产出。投入2亿收入3亿,比投入500万收入5000万可能性要大得多,也更容易学习。】

现代奥运会比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一个队伍的交流水平,或者说开放程度。只有那些整天跟高手过招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为什么连欧洲一个人口比中国少的多的小国,其足球水平都比中国高好几个档次?因为整个欧洲的高水平交流。这种交流不是热身赛的交流,而是从小的足球环境。

越是搞对抗的比赛,越是比交流水平。因为这种项目中,你的对手决定了你的”训练”难度。相反,如果一个项目的对抗性不是很强,比如说跳水体操等等,那么中国就比较容易赶上。

本文所谓交流水平,包括了技术交流,科技交流,请外教,让自己队员加入外国联赛锻炼,更重要的是经常跟外国强队比赛,一直到成为世界主流的一部分,我们就可以谈论奖牌了。奥运会比的就是这种交流水平。

从广义上说,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最根本意义是加入世界主流。能组织好奥运会的国家就是世界强国。组织能力就是一种最现代化的国力。

很多人反感”主流”这种说法,认为”不屑于加入主流”才是最牛B的姿态。这种认识不但是儿童思维,甚至是一种怨妇思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读一读这句子里面,有多少哀怨和不平!

超级大国要有一点超级大国的样子。当主流的感觉也不见得十全十美,但是总比当暗中算计的那个好。…

天才训练指南

如果让我选择2006年在网上所看过最好的一篇短文,我选 Freakonomics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 Dubner 和 Levitt 发表在纽约时报杂志上的专栏文章 A Star Is Made: Where Does Talent Really Come From。 我相信即使是十年以后我可能仍然会记得这篇文章,你看完之后有可能后悔可惜自己20年前没看到。Freakonomics 是本非常有意思的小书,书的两位作者每两个月发表一篇专栏,还开了个博客,我总体感觉专栏文章的质量不如书。但这篇专栏有点不同,内容并不完全是作者的原 创思想,而是他们介绍一个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

文章一开头说了个有趣的事实,如果你看06世界杯球星档案,你会发现很多球星的生 日是一月到三月;如果你看英国和德国青年队球星的话,竟然有一半是出生在这三个月的。难道这三个月有利于足球天才出生么?答案是欧洲青少年联赛的队员报名 年龄限制按12月31日划线,这样教练在选择队员的时候自然会优先选择那些一年中的早些时候出生的。

这个故事相当吸引人。号称”反智的书生”的薛涌同学显然是看到了此文,当时正好赶上世界杯,他在不告诉读者原文出处的情况下把这篇文章“编译”成了他自己的文章发表,叫做 制造未来球星 最迟本月怀孕。这哥们的很多立场我都赞同,就是做人太不讲究,把美国人写的文章变成自己的东西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但薛涌未能理解文章的精髓。

这篇文章真正说的是成为天才的秘密。

前不久温家宝又在呼吁出学术大师了。我国在基础科学方面的水平可能比足球强不了多少,改革开放30来年了也没出个诺贝尔奖,一句话就是缺天才。为了培养 天才连少年班的主意都出了,怎么就是不行呢?心理学家 Anders Ericsson 的这项研究从技术角度解决了这个问题。研究覆盖了从职业运动员,艺术家到程序员差不多所有需要天才的领域,出版了一本900多页的书,结论是 天才还真是练出来的,但是关键在于怎么练。

想要训练一个天才绝不是整天苦练就行,你需要的是 “deliberate practice“:
– 每次训练有明确的目标
– 获得即时的反馈
– 既要注重结果,也要注重技术

我想在这里对比一下我国对理工科大学生的训练,看看是否满足这些要求。

首先我国理工科教学根本没有明确的目标。这里所说的目标是一次训练中要达到的具体的小目标,并不是说什么拿诺贝尔奖这样的人生理想。科学教育的正确目标 可以是将来搞科研需要这个知识,可以是学会这个技术去使用它。但我国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课本,不是这堂课我领会了什么思想,而是这 堂课有什么知识点有什么公式要背,换句话说是考试。有些学生不屑于为了考试学习,自己看书的,往往因为缺乏指导而茫然,不知道看这本书的目的何在。

“即时的反馈” (immediate feedback) 是我国训练学生中最缺乏的一个方面,越是高端人才的培养中越是如此。如果说高手们有什么成功秘诀,我猜就是这个即时的反馈。文章说的一个事实是医生们离开 医学院以后,除了手术临床医生以外,其他专业的,比如看透视图的那些医生,他们的水平随时间在减弱,原因就是缺乏立即的反馈。就好比练武功,一招一式都需 要有人随时纠正,不对马上改别把错误动作形成习惯。在科研领域,这意味着你搞科研的时候需要一个好导师随时告诉你你干的这个活怎么样。中国缺乏好导师,而 且往往还一个导师带30个学生,谁给你反馈啊?
反馈还意味着需要跟同行随时交流切磋,别人怎么做的,你这么做人家怎么评价等等,这就要求科研 工作者需要经常跟高手开会,开会的时候还必须经常讨论。而国内的情况一方面会议就不多,开会的时候还大家都客气不爱提问。美国开学术会议除了发言以外广泛 采用 poster 形式,实际上在讨论工作方面往往更有价值,而国内可能还没有采取这样的形式。
这个技术还告诉我们想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就应该经常在网上发帖,以便获得反馈。

“结果和技术”,最起码的要求是你得自己训练,而不是看别人练。站在场边把姚明的技术统计倒背如流也没用,关键得自己上场。我国训练学生搞科研的做法是 不搞科研,搞”课”研。请牛人来讲最新最强的理论,而不是强调让他们尽可能早的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去,这就好比给北京青年队看NBA录像一样,培养出来的全 是专业球迷。美国学生队不是自己直接搞的领域可能不太了解,也可能不知道最近 Witten 发了什么文章,但他自己的小小领域内,他可能大二就开始干了。
很多人甚至喜欢评论课本,这本书写得好,这个人是牛人,陶醉在对课本的欣赏之中。在美国上课没见过任何一个老师赞美课本的,一线人物几乎没人写课本,所有课本都只不过是工具书,最终目的是为了科研这个结果。一切技术应该是为了科研服务。

“技术”是说你的训练得得法,这同样需要高人的指点,而且你还得听从人家的指点。

对比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可见我国科学教育为什么不行了。我国这种缘木求鱼的教育方法最终培养出来的都是精通”基本知识”çš„”科学的家”,而不是”科学 家”。说到底就是两个字:实践。毛泽东说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解放军很多高级将领文化程度一般,为什么总能打胜仗,靠的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学习科学知识不是 为了考试,不是为了耍酷,不是为了有谈资,是为了搞科研。美国大学里面的技术课程一学期让学生做好几个 project,完全是追求学以致用,逼迫学生为了完成 project 而学习知识,其中还有小组合作,跟真正的科研没什么区别。

宁可在本科的时候发几篇灌水小文章也比苦读十年期待一鸣惊人强。一提基础科学,有人总说”板凳要坐十年冷”,这种思想完全不适合现代化科研体系。坐十年 板凳的运动员国家队能用么?马俊仁当年是一般比赛不参加,专门参加奥运会世界杯一鸣惊人结果人家怀疑你是不是服用禁药啊,一旦有点小事整个队伍居然崩溃 了。这种做法现在已经被淘汰。正确的做法是象现在刘翔这样有什么大奖赛都去,追求一个稳定的成绩。

科学工作者就好像运动员一样,需要不停的比赛,而不是不停的看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