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category 反求诸己

主权在握的被动上网

我最近有点懒得写“国家大事”,还是写点轻松小事吧。最近很多人谈网瘾,本文谈谈普通的,良性的,绿色的,上网行为。
  
  我认为不管有没有瘾,上网都不是一个特别值得赞赏或吹嘘的活动。读书,锻炼身体,甚至割草种菜,可能都比上网强得多。网络给我们提供了方便,知识,可能有人会加上“自由”,然而多数人,在多数时间,上网只不过是为了放松娱乐而已。上网,有主动和被动之分。
  
  主动上网的时候我们有很强的目的性。比如说购物,查找资料,收发电子邮件,解除心中的疑问,了解一个新闻事件的动态,甚至是下载电影。我们打开浏览器,完全知道自己要去哪儿。我们做各种复杂的动作:身体前倾,大运动量地敲击键盘,四处搜索,Ctrl-f 查找,保存,打印。我们会高强度地使用搜索引擎。我们的计算机上可能会安装各种能够帮助干这些事情的小工具。我们在开机之前有一个非开机不可的充分理由。
  
  然而现在的那些所谓门户网站,各种论坛,以及什么 SNS,当然最主要的是广告商,都不喜欢我们“主动”上网。他们更希望我们被动上网。他们试图左右我们的上网行为,让我们看他们安排给我们的内容。在这些地方我们手里拿个鼠标点来点去,也不知道想看什么,任凭时间流过。我听说在中关村的某些大街上,每走十步就会冲上来一个人向你推销盗版光盘。其实上网的时候也好不到哪去。网站们想方设法地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上”他们。
  
  被动上网其实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获得意外。上车就睡觉人错过了目击路上各种突发事件的机会。进商店就直奔目标的人错过了没听说过的新产品。被动上网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有意外的收获。
  
  第二个好处是获得休息。据最近墨尔本大学的一项统计表明,上班时随意浏览网页,只要不超过工作时间的20%,实际上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这可能主要是因为高效率的工作特别消耗脑力,而看看视频则是一种放松。
  
  但有好处并不等于一定值得去做,因为要计算机会成本。假定我们现在有两个小时的空闲时间可以随便支配。如果选择被动上网,就等于说:
  “我的生活已经无聊到给我两个小时我都不知道应该怎么花费的程度,你们替我安排吧”。
  
  我估计越是牛人,其被动上网所占的时间比例越低。牛人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要时刻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是“我要做”,而痛恨“要我做”。你凭什么左右我点哪个链接?你凭什么支配我?我凭什么被你吸引?
  
  有多少人,兴冲冲地打开办公室计算机,原想完成几个重要工作,结果几个小时之后发现自己除了看了一大堆娱乐八卦之外什么事都没干成。有多少人,一个链接一个链接地点过去之后,忘记了自己原本要找的东西。
  
  一个人一旦经常上网,就会不自觉地鄙视看电视这个行为。因为看电视的时候人们是最被动的,他们播什么我们看什么,包括插播的广告。就算是被动上网,因为个人有点什么链接的选择权,所以其主动性要比看电视强得多。从这个角度讲,你从事的活动越主动,你就越看不惯那些更被动的活动。我猜,如果一个人经常主动上网,他可能也会鄙视被动上网这个行为吧。没准他会说,被动上网的人是网站的奴隶,主动上网的人才是互联网的主人。
  
  最后,我经常被动上网,所以写此文纯粹是知易行难,希望与读者共勉。…

令人敬畏的泰格伍兹

现代心理学对人怎么进步有非常成熟的研究。在《成年人的思想还能进步么?》这篇文章中我曾经介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能力的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如果要进一步了解,搜索 Comfort Zone, Learning Zone and Panic Zone.
  
  一个人要想进步,就要确保在自己的学习区里面做事。大多数30多岁的人和40多岁的人的思想差别不大,这只不过因为大多数人到30岁就找到一个不错的舒适区,呆在里面不愿出来。可是如果我们把那些人群中的 “outliers” 也包含进来,就会发现年龄越大的人群中,人和人的思想差别就越大。任何一个看过威廉华莱士“谈笑风生”的人都会对这位八九十岁的老人言语中的机锋所折服,而有些人到了八十岁智力会退化到8岁。这就是不断学习的重要性。
  
  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是,假设有一个人,他无比严格的执行“要呆在学习区”这个教条,从小到大不停地进步,他会是一种什么状态呢?答案是他会变成泰格伍兹。
  
  在泰格伍兹的比赛生涯中,有为数极少的几次,可以让我们对“始终呆在学习区”是个什么效果惊鸿一瞥。
  
  泰格伍兹挥杆。动作已经开始了。这时候比赛现场突然有异动。比如说有个观众大声喊叫,或者有人突然跑出来。总之这个异动将会干扰泰格伍兹的动作。
  
  泰格伍兹会把做到一半的动作生生停住!然后他调整姿势,重新开始。
  
  普通观众看到这个场面也许没什么,而会打高尔夫球的人看到之后,用单田芳的话说,就是“无不惊骇”!
  
  当我们把一件事练熟以后,一个效果就是我们再做这件事就会“自动化”。比如开车,不会开的人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而开熟了的人基本上可以一边打电话一边开。甚至你问他怎么开的,他都说不清楚。开车这件事已经进入他的舒适区。所谓自动化,就是无意识的动。
  
  普通人会认为这种无意识的动作是自己熟练的表现,并引以为豪。没错,别人的学习区是你的舒适区,你牛。
  
  普通人打高尔夫球也会产生自动化。他们挥杆之后就失去了对球杆的控制 — 除非半途有人干扰,然后他们就会把球打飞,或者根本打不到球。打得越多,这种自动化现象就会越严重。
  
  而真正的职业高手,绝对不允许自己自动化。比如真正的赛车高手,他在赛道上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有意识的。中国队前锋也许可以无意识的射门还能射进去,而世界顶尖的前锋,每一脚射门都是有意识的。
  
  现在关键的一点来了。他们为什么能做到不自动化?因为他们没有舒适区。
  
  一旦他们发现自己对这一项技术的掌握已经可以了,他们就会立即进入下一项更难的项目。他们决不会把一个已经被自己证明是简单的项目继续训练到可以自动化的无聊程度。他们的训练永远追求更高的难度。泰格伍兹在比赛中能有多大可能性把球打到沙堆里去?可是他在训练课上大量地练习在各种极端不自在的位置,从沙堆里往外打球。这就是为什么在已经有多个职业冠军在手以后,泰格伍兹仍然在更新自己的挥杆动作。
  
  同样是花样滑冰运动员,他们的训练时间甚至也差不多。他们的区别在于,那个一般的运动员大部分时间都在重复她已经掌握的动作,而那个顶尖选手大部分时间在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
  
  我们经常听说这样的民间传说,说有一个学生,他对课本的掌握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你随便说一个东西,他都能告诉你在课本的哪一页。请问这个学生学得怎样?答案是他已经练废了。
  
  一旦你会了,就赶紧进入下一关。把这一关的攻略倒背如流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经常能听到有人吹牛说“我闭着眼睛都能…” 凡是达到这个程度的人都废了。真正的高手从来不闭着眼睛做事。高手也不会闭着眼睛做事。因为他们的精力都被用于追求更高的技术,根本没时间学习怎么闭着眼睛做低级动作。
  
  那些在网上特别能赢棋的人是高手,但绝不是一等一的高手。那些快棋比赛,盲棋比赛得第一的人是高手,但绝不是一等一的高手。
  
  写道这里我甚至觉得,那些真正的职业赛车手平时出门最好佩个司机。一个专门开赛道的人不应该在公路上开车。
  
  我想起一个几年前看到的阿迪达斯或者耐克的广告。一帮黑人孩子,一个接一个的对着镜头重复一句话:”I am Tiger Woods.” 我也想当泰格伍兹。
  
  –
  泰格伍兹的故事来自 Talent is Overrated 一书。…

成年人的思想还能进步么?

本文谈谈成年人思想的进步。
  
  在我们上小学上中学的时候,不管学校的教育多么糟糕,我们的思想都在不停的进步。这表现在如果我们回首一年以前的自己的某些想法,做的某些事,会觉得那时候自己很傻。考察自己的进步的一个更客观的指标大概是“刮目相看指数”。别人如果一年没看到我们,再看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是“你都长这么大了”。如果三年没看到再看,可能都不认识了。
  
  但是成年以后,一个很可能的趋势是人的进步速度一般会越来越慢,以至于停止进步,甚至倒退。他们思想最牛B的时代是他们的年轻时代。中年以后他们就无法接受任何新的思想,以至于最后连自己的孩子都搞不定。
  
  比如说歌手郑智化在过去十多年内就没有任何进步。我上中学的时候很喜欢郑智化,他的歌曲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娱乐,而简直是一种教育。这么多年来我的思想进步了许多,可是最近郑智化在北京开演唱会,唱的还是当年那些老歌。伟大的郑智化,他为什么没有像翁美玲等美女那样在人生最伟大的年龄上死去,何必让人间见白头?
  
  余秋雨的思想在过去这么多年内很可能还退步了。我最初知道他是上初中时看《读者文摘》上他的文章,高中以后我就再也不看《读者》,可是他现在连那种文章都写不出来。
  
  最有意思的一点是,并非所有人都会在中年停止进步。比如赵本山就一直都在不停的进步:
  
  - 最初赵本山是一个二人转演员。对于绝大多数二人转演员来说,上一次电视可能就是他们人生的顶峰;
  - 然后赵本山变成了一个小品演员。对于黄宏这样的小品演员来说,走红全国就是他们人生的顶峰;
  - 但赵本山继续进步,演了很多电视剧和电影,而且收视成绩相当好。对于冯巩这样的演员来说,又能上舞台又能演电视剧又能演电影就是他能力的极限;
  - 但赵本山仍然在进步,他不但演电视剧,而且自己当导演,而且很成功;能演能导,这是一个“艺术家”的极限么?
  - 但赵本山证明他不仅仅是个艺术家,他还是个实业家:他办影视基地等“产业”,他甚至试图买下一只足球队拯救中国足球;对郝海东来说,既能当好运动员有能当好商人就实现他的人生蓝图;
  - 就在我猜想赵本山还能怎么进步的时候,他又推出了一大帮学生,证明自己甚至还是个好老师。
  
  作为一个东北人,我热爱赵本山老师的所有节目,并且鄙视那些说这些节目粗俗的人。但我最佩服他的一点是他能够不停的进步。可能很多人会讽刺说他只不过是个爱折腾的贪婪的人,可是别人怎么就做不到呢?今天的赵本山一定可以让十年以前的他刮目相看。赵本山的例子显然说明年龄等生理因素不见得是阻碍我们思想进步的原因。
  
  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通常都能够在中年以后继续进步。比如王朔就能在成名之后还进步。可能很多人不喜欢王朔的进步,但他进步了。然而“脑力劳动”这个标准似乎也不准确,比如金庸过去几十年内就可以说没有任何进步,就连剑桥大学也无法使他进步。
  
  我认为阻碍人进步的因素有两个。
  
  第一个是早期的辉煌会把人的思想留住。有些人曾经在比如说大学时代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进入社会之后一旦受到挫折,他的思想就会永远用来回忆大学时光。梁启超说,“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一个人一旦开始回忆,他基本上就会停止进步。
  
  第二个因素更普遍,需要详细说说。心理学认为人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可以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comfort zone) ,学习区(learning zone),和恐慌区(panic zone)。
  
  比如说我们看一本书,如果这本书所说的内容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完全符合我们已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本书就在我们的舒适区内。
  
  但如果这本书说的内容与我们原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符,但是我们思考之后仍然能够理解接受,那么这本书就在我们的学习区内。
  
  如果这本书我们根本就理解不,那么就是在恐慌区。
  
  心理学研究说,只有在“学习区”内做事,人才会进步。绝大多数人工作以后干的事情都是他的舒适区内的某种意义上的重复劳动,这怎么能进步呢?
  
  金庸小说和各种消遣读物都在舒适区。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三十多岁的人仍然一天到晚谈金庸。其实这些东西都应该在大学毕业以前看完就没必要再提。三十以后还整天谈金庸的人,可能四十岁以后唯一的谈资就是他们的孩子。
  
  现代社会分工的一个特点是尽量把人往他自己的舒适区里分。你想干有挑战的工作,你老板却只想给你你胜任的工作。所有人都想永远挑战自我,但实际生活中人们主要的时间都在做一些驾轻就熟的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获得挑战自我的机会会越来越少。这往往并不是年龄歧视,而更多的是市场合理调配的必然结果。只有那些有特殊机遇的人才能不断尝试新的生活。
  
  所以我们又能怎么办?办法无非就是尽量呆在自己的“学习区”里,并且随时对“舒适区”保持警觉。
  
  可能很多人会说赵本山活的那么累有什么可值得学习的?但我说的进步是思想上的。一个人的进步不见得非得从演员变商人。那些最牛B 的科学家一生都是科学家,但他们一生都在不断的进步。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是定死的,而是活的,不停地演化。
  
  相比之下,倒是有很多年轻人,他们的脑浆已经从液体变成固体,只接受符合他们原有观念的东西。你跟他们说你落伍了,他们会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已经成熟地形成。这可是连老头子都不敢说的话啊。…

GTD 心法

Getting Things Done 这本书2002年出版以来,“GTD” 已经成了一个专有名词,带动了一大批基于此书的时间管理书籍,文章和专门的博客。绝大多数人对时间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简单的日程表 (Calendar)和任务表(To Do List)上,而此书作者 David Allen 号召大家随时使用多个带有各种标签的文件夹来科学管理自己的任务列表。从书里看,作者就是专门以培训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生的,他手把手地教这些人怎么管理 的东西不是别的,是时间。

我最近一段时间集中学习演练了 GTD 的方法,效果很不错。

此书出版的时候 PDA 已经被广泛使用,但作者认为真正可靠和有用的是个人定制的一大堆纸质实体文件夹,可能因为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复杂的”时间管理软件工具。而现在(截至2009年三月),专门基于此书方法的时间管理软件竟然达到了110种!

GTD 不是什么“要珍惜时间”之类的格言或人生感悟,而是一套特别具体的方法。我想一般人如果工作不是很忙,任务不是很多,那么只要记住格言就可以了,越忙的 人,才越需要 GTD。我在读此书之前也曾经看到网上一些文章,甚至是一些专门的博客教别人怎样 GTD,但读过此书之后,我认为绝大多数文章没有指出其“精髓”所在。

GTD 其实就是两点。

第一,清空你大脑的内存。把所有要做的事情分门别类,另外存放在一个逻辑性强而又可靠的系统中去。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记事的。我们的大脑每天耗费太多时间提醒我们该做又没做的事情,应该把大脑从这种思维中解放出来。

第二,把任何任务和项目具体成 actions。树立“next actions” 的观念。不管是什么任务项目,我们要问的问题是下一个动作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把计划具体化,才能让我们随时把握该做什么。这样一来,在一个给定时间具体采取一个给定行动(action)的时候,我们才能做出最好的选择,而且对自己的行动选择有信心。

如果能做到这两点,我们就可以达到武术中的“Ready State”,“心静如水”(mind like water) 的境界,把我们的大脑从纷扰的事件纠结中解放出来,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去全心全意做事件本身。就好像往水里投石子一样,水的变化完全和石子的力度成比例, 既不会过度反应也不会反应不足,而这二者恰恰是我们做事时最常犯的错误。

GTD 的具体做法其实就是三个动作:Collect, Process, 和 Review.

所谓 Collect,就是在生活中随时随地携带一个笔记本(我是用手机的便签功能),有任何想法,任何可能要做的事情,一旦出现马上记下来,这样我们的大脑就可以放心地忘记这些东西了。用GTD 的术语说就是把所有有用的东西都放入 “In basket” 中去。

所谓 Process,就是把 “In basket” 中的东西快速处理,或者删除,或者存档留作日后参考资料,或者让别人去做,或者自己做。自己做的这种情况最关键,具体说就是把想法变成 “actions”。可以是一个单独的 action,也可以是一个 project。所谓 project,GTD 的定义就是一系列 actions 的集合。

所谓 Review,就是你必须把所有这些行动步骤(actions)系统整理,以便提醒自己,和定期(每周)审查。这种审查可以使我们获得安全感。

有了这个系统,每当你想要做事的时候,你只需要从一系列的 actions 列表中选择一个去做。GTD 流程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得我们在任何一个给定时间,能够做出最好的选择:现在要采取哪个行动。这样我们做任何选择的时候都非常明白这个是现在最应该做的事, 而不必担心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没做。我们的心态就永远平静。

为了帮助选择 action 去做,GTD 要求给每个 action 确定一个 context,也就是说在哪里做,比如 @Office, @Home, @Computer,@Phone 等等。这样GTD 系统包括一个日程表,上面全是必须在这一天完成的任务,比如跟人开会,和每个 context 一张的几张 actions 列表。另外 GTD 建议把所有要打的电话单独列表,集中打电话。

选择事做的时候,原则是先看日程表,再看 actions 表,首先考虑 context,再看有没有这么多时间,再看有没有这么多精力,最后再看任务的优先级(must, should, 还是 could).

所以这的确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系统。这个系统为什么有用呢?GTD 认为人生最大的不安的来源不是事情太多,而是有很多事情你该做却没有做,你跟人说了你要做却没有做。GTD 就是要确保你所有该做的事情都做到。

所以 Collect 这一步,GTD 要求100%。把所有可能的事情都想到,目标是清空大脑。如果达不到100%,GTD 的意义就发挥不出来了。我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整理出来了5个 projects 和几十个 actions。而那些 CEO 之类的人物第一次使用 GTD,一般需要两个整天的时间,整理出来300到500个小时的任务量,其中包括30到100个 projects。

我尝试了 几个免费的 GTD 软件,发现完整表现所有 GTD 思想的可能是 ThinkingRock,这个软件从 collect 到 process 到各种 context 下的 actions, 每个 actions 还要设置时间,精力和优先级,每个 project 要设置完成条件,总之几乎是书里有什么这个软件就有什么。这个软件可以在各个平台下使用。

但我发现一个更好的系统是 Simple GTD. 这个系统最大的好处是完全在网上,直接登录帐号就可以。Simple GTD 没有 Collect 和 Process 功能,因为我们本来就是用手机或者小笔记本 collect,然后直接往 Simple GTD 上 process 就是了。所有 actions 只按 projects 和 context 分类,没有废话,很实用。我现在把这个网站设为我的浏览器主页,它也成了我最常访问的网页。

另外介绍一本书, Zen To Done。这本2008年出版的书实际上就是 GTD,它强调的是怎么逐步养成 GTD的习惯,可以配合着读读。ZTD 另外特别强调的是两点,第一点是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学来的“重要事情优先”原则,第二点是从禅宗里面学来的简单原则。这本书没什么技术,可以 作为 GTD 的一本“辅导书”。

对于像我这样不用每天有五个会议要开的人来说,一个 GTD 系统可能的确不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只要做到《用任务表取代时间表》 和《一脑不能两用》 就足够我们把事情做好了。但是如果你每天事情极多,一个科学完备的任务列表则是必须的。GTD 并不是什么特殊的发明,它的原则其实都是常识,它的方法也并非 David Allen 的独创,其实这一套方法之所以有用,就是因为它简单明了。

从结绳记事开始人类就已经学会把大脑“外包”,GTD 只是这个做法的延续而已。在计算机和网络无处不在的今天,我们采纳一套更科学更完备的把任务列表外包的系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一脑不能两用

我上初中的时候思想有点叛逆。那时候当然没有博客,但老师要求我们写“周记”。我用现在写博客的精神写周记,认为如果写的东西太平淡就没意思。比如老师说人不能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我就写了一篇周记,说一脑完全可以两用比如我就是专门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

我只所以到现在还记得这件事,是因为有一个反馈。我爸在家长会上听老师提到我的这篇周记,回来跟我说我允许你看电视你偷着乐也就算了以后不要公开说这种跟老师要求相反的言论。

这件事的要点是不管是我爸还是老师都没有批评我写作业的时候看电视。也就是说,也可能因为我作业都写对了,他们被我的周记说服了,认为我可能真的可以一脑两用。

很多人认为自己擅长一脑两用,很多人指导别人怎么一脑两用。很多人认为在现在这个世界中,不会一脑两用就没法工作。真正的牛人应该在中学的课堂上读完世 界名著。真正的牛人干活的时候都是同时开着 msn, qq, google talk,另一个窗口还读着一部小说。真正的牛人应该同时听两个下属汇报,手里还在起草下午会议的发言要点。这些是真正的牛人么?

然而科学事实是人脑的硬件结构决定了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一脑两用”。人脑不能并行计算。当我们以为我们在进行 multitasking 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 switch-tasking。我们的大脑像最土的CPU一样在不同任务之间“轮转”,而不能真正“同时”做这些任务。

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其实并不是那么显然的。人类可以说直到最近几十年,因为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进步,才逐渐确信了这一点。参见《Mind Rules》这本书。

现在是最关键的部分了:Switch-tasking 是相当低效率的工作方式。《The Myth of Multitasking》这本书里面推荐了一个小实验。用笔在纸上写“Multitasking is worse than a lie” 这句话,但是要求写的时候每写一个字母就在这个字母后面写下一个数字,表明这是句子中的第几个字母。也就是说写出来的句子是:
M1 u2 l3 t4 i5 t6 a7 s8 k9 i10 n11 ……
看看这么写完需要多少时间。

然后再做实验的第二部分,先写下“Multitasking is worse than a lie.”这句话,然后再给这句话标注数字。结果纸上的东西跟前面完全一样,可是你使用的时间将会大大减少!

在完成实验的第一部分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句子和数字之间 switch-tasking. 实验的结果就是这种 switch-tasking 特别浪费时间。时间浪费到哪去了呢?当你在两个任务之间来回转化的时候,有一个时间成本,”switch cost”。

当你认为你在 multitasking 的时候,你实际上是在 switch-tasking,而 switch-tasking 有一个 switch cost,所以这是一个特别地效率的工作方式!

正确的做事方法是一心一意,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

这时候肯定有人会问,我跑步的时候听评书,这个 multitasking 不是很有效率么?《The Myth of Multitasking》说,这个叫做 background tasking,后台任务。这里的关键是跑步不用动脑子。只要一动脑子,就成了 switch-tasking,就是低效率的。

Switch-tasking 除了自己的低效率之外,还有一个巨大的缺点,就是如果在你跟别人(下属或者家人)交流的时候这么做,心不在焉,是对人的伤害。不管你多忙,你都应该让跟你说话的人感到他是重要的。更何况这种没有质量的交流同样是低效率的。

统计表明一个人平均每小时会被干扰6次。被干扰的时间越长,就越不容易回来。有人研究表明,平均每个每周工作40小时的人,其每天(!)因为干扰而浪费的时间是2.1小时!责任越大,头衔越多的人,越需要被动的 switch-tasking,其工作效率也越低!

所以提高工作效率,一定要避免 switch-tasking. 我现在已经做到的包括:
- 不要像偏执狂一样每隔15分钟就检查信箱。
- 那些 MSN 之类的聊天工具实际上是玩具,对大多数干事的人来说毫无意义。聊天最好的办法是打电话。
- 把那些电子邮件程序中的来信自动提示功能都关了。

然而很多情况下是别人总找我们,树欲静而风不止,怎么办呢?这本书里提供了一些办法。

如果这个人每天需要找你十次,比如说你的秘书,最好的办法是跟她约定一个每天30分钟的会面时间。有些秘书每次离开老板办公室的时候总会下意识地低头停 顿一下,这是因为她需要考虑一下还有没有什么事情忘了说了 - 因为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逮着老板说句话。一个固定的时间会把你和秘书都解放出来。

对于一般人,最好的办法也是给他们一个固定的期望。给一般员工一个固定的每周开会时间,会上随便说,会下别找我。

有些人的做法是除了一个固定时间之外一律不接电话,就连客户的电话也不接。但是他们的电话留言提示中会告诉对方我一定会在什么时间回复你的留言。一旦别人对你有了可靠的期望,这些人不会介意你不接电话。

专注是一种力量。智能手机不离手的不是真正的牛人。真正的牛人陪家人的时候就好好陪家人,跟朋友玩的时候就好好跟朋友玩,做事的时候就好好做事。哪怕是看电影,也应该全神贯注地看电影 - 如果是烂片干脆就别看。

老师,我错了。我多么希望当初你在我的周记上写下下面的批语:你不是 multitasking,你是 switch-tasking。你这么看电视是很低效率的,你没有真正好好欣赏那些电视节目。…

用事件表取代时间表

我最近对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有点心得。以前时间多事情少的时候,我总觉得所谓个人时间管理都是瞎扯淡,人还是这么个人,工作还是这么多工作,你再有效率还能怎么样呢?现在我越来越觉得,是需要转变思想了。提高工作效率有学问。

一般人一提到时间管理,可能首先想到的多把时间用在“正事儿”上,而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闲事上:多工作少上网,多看书少看电视。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正 事干的太少,第一个想到的时间管理方案往往是制定一个时间表。我就曾经制定过这样的表,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中,多少时间是真搞科研(对物理结果的尝试和刺 探),多少时间是处理一般事务,多少时间是读论文等等。但是这样的表格从来就没被执行过。

我发现建立时间表其实是一个思维误区。 这种表格明显是当初上学时候的课程表的翻版,几点到几点学语文,几点到几点学数学。实际上课程表的作用与其说是为了教育学生,不如说是为了方便老师。为了 方便老师,必须让五十多个孩子统一行动,为了让五十多个孩子统一行动,必须制定课程表。成年人如果是制定健身计划,没准这种表格还有道理,如果是为了工作 的话就一点道理都没有了。

我们在工作中需要干的事情绝对不可能像上课那样以固定时间长度为单位。工作有意思的时候可能一连几天只干一件事,工作没意思的时候可能上一整天网。因为我们实际上不可能真正执行什么时间表,所以实际上时间表的督促作用就完全没有了。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那些真正执行了这种时间表的人。他们的才华受到了禁锢,很可能最终一事无成。因为他们不是时间的主人,他们是时间的奴隶。他们的工作方式是服务员的工作方式。他们把退休人员的生活方式当成了自己的工作方式。

我认为个人效率管理的第一原则,一切一切的基础,就是要把“时间表”观念转变为“事件表”观念。“事件”,也就是任务,才是工作的本征函数,我们的一切计划必须按照这种本征函数展开。

在每天工作开始之前,应该首先计划一下今天准备做哪几件事。也就是说要给自己设定目标。

不行的人没有目标。普通人只有大的,关于最后结果的目标,比如说一个科学项目。而牛人的工作方式是设定为了实现最后结果的各种中间过程的具体的小目标。有了目标之后还要制定具体的计划。这里的关键词是“具体”!

有些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认为工作是为了享受“过程的乐趣”,但事实是做事不是做爱。工作就是要完成这些目标,否则就成了行为艺术。

有了明确目标以后,工作就好像打仗一样,变得非常有活力。这时候什么闲聊喝咖啡上网都成了放松手段,除非你的工作还没有这些事情重要,否则这些事情根本就不会主动影响工作。

以任务为中心工作,最重要的好处是确保了任务的完成。而如果以时间表为中心去做事,很可能无穷多时间投入进去了,最后什么也没做到。这里的根本原因就是当一个人没有具体目标的时候,他会找到各种借口来让自己浪费时间。有时候这种行为甚至是无意识的。

每天工作结束,我们要问自己的问题不是这一天投入了多少时间工作,而是这一天干成了几件事。今天做不完可以明天做,但必须建立“一定要完成这几件事”的工作观。

多大的事情才能算做完成了一件事呢?我认为值得写在笔记上存档的事情才能算一件事。

我认为这些小目标小任务必须是“结果可观测”的。比如保存在计算机上的数据就是“不可观测”的,你必须把它画成图,给出一个科学解读和判断,才算是完成 了一件事。再比如很多人认为读论文是重要的工作,但只“读”是不可观测的,最好把这篇论文的可取之处写入笔记,才算是做了一件事。

我观察那些有一定成就的人物,无不是以任务为中心去做事。如果我们要干一件事,我们就要把这件事干成。如果我们要学一个技能,我们就要把这个技能学会。哪怕我们只不过读一本书,我们也要把这本书读完。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一种功利主义思想,应该“不以成败论英雄”。其实我同意这种说法。并不是每个人都非得有所作为。无所作为也是一种人生境界,甚至可能更 有美感。但我们的理工科思维不研究怎么做才有美感,我们研究“如果你想有作作为的话那么你应该怎么做”。那些鼓吹什么“体验工作的乐趣”的这种重在参与的 人,最后很难取得任何成功。

每天像打仗一样工作有没有乐趣?我认为其实很有乐趣。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就是这种“以任务为中心”的工作,不“好玩”。肯定没有打魔兽世界有意思。很多很多任务本质上是脏活累活,是我们不爱干的。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每天都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这一天过得很有意义。

本文谈论了我们在工作中“做什么”的问题。必须把思想建立在“以任务为中心”的基础上,才能谈效率,才能谈“怎么做”。…